武家(武士)集團,作為武裝集團起著保衛貴族階級、維持城市治安、維護已開墾農田的作用。12世紀后期權力逐漸增大,最初得到強大權力的平氏,在京都建立根據地的同時,為與大陸開展貿易在現在的神戶開設了港口。
將平城京疊加至現在的奈良
12世紀末,一直與平氏對抗的另一個武士集團——源氏將平氏消滅,確立了權力。作為和貴族政治(朝廷)相分離的政權,1185年以后,在東日本的鐮倉設立了幕府(中央政府)。在日本史上,將這個時期以后叫做“中世紀”。源氏幕府在這個地方一直存續到了1333年。
源氏選擇鐮倉作為其幕府所在地的理由是,為了避開過去的遺留勢力集聚的近畿(京都及其周邊),另外一個重要的理由是這個地方的自然和地形是南側靠海,其他三面環山,有利于防御。 為了和宋朝進行貿易在海邊建立了港口,但是因為海象條件不合適,最終停止了。
鐮倉的地形
在現在的鐮倉地圖上標記了13世紀的街道
它以京都(平安京)的朱雀大路為參考,把從海邊開始向北的大道(后稱為“若宮大路”)作為城市的中軸線。東西南北每隔100米建設街道。在若宮大路的東西約300米處建有與它平行的“小町大路”和“今大路”,形成了南北的主干道路。東西方向上,從北向南建有橫大路,大町大路,東大路。這六條大路所呈現的稍稍歪斜的格子狀街道結構,繼承了古代城市(平城京、平安京等)的都城制城市的建設理念,但是與古代城市相比規模較小,與自然條件相適應為其顯著特點。與“理念型”古代律令政治產生的理念過多(也就是沒有與當地的自然地形相適應)的古代都城制城市相比,武士階級的“重視現實”的理念也在城市規劃上體現了出來。
幕府城市鐮倉,因內亂在1333年被燒毀。京都再次成為幕府所在地。此后鐮倉衰敗。可以想象那種在田地里散落著許多寺廟的田園風光。在江戶時代后半期(18—19世紀中葉),這里成為歷史名勝地,很多江戶(東京)的游客來此旅游,這里才恢復了些許繁華熱鬧。
鐮倉再次重回人們的視線是進入近代之后。它作為療養城市再次被關注。新時代的新興中產階級,隨著到海邊療養的這股風潮,在鐮倉購買海濱別墅。在東日本,鐮倉有悠久的歷史、眾多寺院神社矗立、面向大海、三面被蒼翠的群山環抱。新時代的政治家、經濟學家、高級軍人、知識階層、藝術家們在此建造別墅或療養,鐮倉成為了這樣的城市。
之后,隨著19世紀末鐵路的發展,鐮倉進入了東京通勤圈的范圍,作為中產階級的睡城得到了發展。從東京和大阪之間的鐵路干線——東海道線分出了支線(橫須賀線)。分支點的大船地區作為交通要道在近代發展成為產業集中地帶。鐮倉古都這個城市位于大船分支點向支線延伸的一側。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經濟增長期的開發浪潮也波及到了這個古都。13世紀的幕府所在地、現在的鶴岡八幡宮的后山,因為要建造公寓而面臨被破壞的危機。反對開發、保護古都的市民運動高漲,1966年制定了“關于古都歷史風土保存的特別措施法”。 古城舊街道的主要部分和周圍的綠地作為“歷史風土保存地區”,在該法律的保護下,房地產開發行為被嚴格限制。類似于這樣的城市保護措施是日本初次在法律上進行的嘗試。現在,古都鐮倉作為旅游、歷史、宗教城市匯集了很多人。鐮倉市全市面積為40km2、人口為17萬。
歷史風土保存地區等
這里介紹了“中世紀”的代表城市鐮倉。中世紀古城鐮倉的功能是政治中樞。還有很多的佛教寺院在此。在大型的佛教寺院里,很多僧人學習當時最先進的佛教知識—禪宗,從中國大陸而來的僧侶也在此居住,鐮倉宛如中國的一個小城市。
不只是在日本,中世紀是“多元的”。城市也有宗教城市、港口城市、貿易城市等多種形式。宗教城市中有大規模的寺院,作為大陸及國內流通據點的港口城市等也都得以發展。另外,比如(翻譯注:日本一個城市)這樣的貿易城市,有交易廣場,城市的運營也交給了市民,由此產生了近代化發展萌芽——市民性共同體(自治)。
近世城市——中 津
現在日本地方上的很多主要城市都是以近世城下町為起源的。這里將通過西日本的典型近世城下町“中津”,對近代城市的特征進行概述。它是進入近代,引進鐵路及發展近代企業后發展起來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城市。
中津是在戰亂結束后的1587年,進入黑田氏的統治范圍,成為其城下町。黑天氏放棄了為了戰斗而設計成小山式樣的古城,開始了適合新時代要求的城下町建設。考慮到與京都、大阪的直接水運交通,城下町建設在中津川(山國川)的三角地帶。繼黑田氏后(1600年)由細川氏大致完成了其建設。
細川氏對中津的領地進行了詳細的勘察。此次土地勘察使用了全國的統一標準和度量衡,對土地的生產性進行了客觀的評價。統一的度量衡,是形成近世武士家族社會(近世封建制,幕藩體制)經濟基礎的制度。作為都市的城下町在1620年基本完成。
近世的中津
奧平氏統治時期的城下町的人口,在近世中期18世紀初有5,000 人,在近世末期19世紀中期約有4,000 人。在城下町之外的農村地區,中津領地上居住的人口約有6萬人。據推測,領地里的人口中約有10%是武士家族、町人、工匠這樣的非農民階層,約90%是農民階層和在城下町之外的兼職商人、工匠。農民生產的糧食作為稅收被征收,在城下町交易,獲得的貨幣用于藩(領)經濟運行,城下町也是市場。全國的陸地交通網狀干線道路從這里通過。這些道路和商人所在地(町地)交匯的地方成為繁華街道。與京都、大阪連接的瀨戶內海航線的主要港口建設在了流經城下町西郊的中津川(山國川)的入河口處,這里的市場交易也非常興隆。
城下町的外城墻被海(瀨戶內海)、河(山國川)、濠溝所包圍,有六個出入口。武士家族用地,城周邊為上級武士區域、下級武士用地被分配在出入城下町的兩處出入口的街道處。商人用地分配在城下町街道的兩側。
中津作為商都,得益于經濟的支撐,文化也很繁榮。文化的中心是儒學,到了近世后期蘭學(荷蘭學)也很興盛。荷蘭醫學的書首次被翻譯成了日文,也出現了日語和荷蘭語的詞典。這樣的儒學、蘭學研究的氛圍也孕育了近代思想家——福澤渝吉。
1868年,權力從將軍轉移到天皇(王政復古、明治維新),藩改制為縣(廢藩置縣),廢除了地方領主(大名),作為地方統治中心的城堡也被拆除。在行政劃分上雖被編入大分縣,但此后仍作為商都、瀨戶內海西端的港口城市而繁榮。
另外,為了讓失去身份的舊武士階級自食其力,相關的制絲、紡織工業得到了發展。周邊農村生產的生絲為了出口,桑樹種植也很興盛。1897年開通了鐵路。棉布制造業也從明治初期的工場手工業發展為近代的紡織工廠。鐵路的開通、北九州的煤炭開發、煤炭和鋼鐵工業的結合對中津的近代產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這條鐵路從中津延伸到九州內陸,內陸農村的勞動力和農產品也被運到了中津。以前上層武士居住的地區大多轉變為商業用地,這里也為商業城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1900年前后在日本全國推進建設的鐵路網,改變了至此為止的近世城市,成為大規模改變城市規劃的一個契機。因為使用土地方面的限制,很多情況是填埋城下町外圍的外護城河,在這之上建鐵路。同時鐵路車站也建在了城下町的外面。因為出現了鐵路車站這個新的“城市中心”,以前同心圓狀的(單個中心)的城下町,轉變為“雙中心城市”, 中津有了面積更大的城市用地,派生出了更多的城市功能。
引進鐵路
現在的中津
近世中期人口約有5,000 人的城下町,因為土地使用上廢除了身份的限制,1890年人口達到了15,000 人,是以前的3倍。1925年,鋪設了自來水、也建立了公會堂等公共設施。1929年時人口已經超過3萬人,開始施行市制。
進入1940年代后,戰爭體制進一步強化,建立了很多的鋼鐵、機械等工廠。戰敗后的1947年的人口,因軍人復員和部分人從荒廢地流動到此等原因快速增加超過5萬人。1955年即將進入經濟高度成長期時人口達到7萬人,全市面積55km2。
1960年代以后,日本經濟進入高度增長期。中津地區沒有進入全國各地指定的臨海工業地帶的 “新產都”和工業開發據點地區。另外既有的纖維產業的經營情況也每況愈下。作為商業基礎的農產品也因農戶的急劇減少而不斷衰退。取而代之的是東陶(TOTO)等窯業相關的產業進入該地區。1970年,該市南側盲目擴大新建新街區,一條新建的高架鐵路隔開了新街區。另外,將國道的主干線移出中心街區,讓南北地區在空間獲得統一。(后來這條國道干線沿線出現了很多商業設施,導致該地區景觀方面比較雜亂。)
1970年代后半期開始,為了吸引汽車制造相關工廠來此投資,在市東部沿海區域設立工業用地和改造港口。2004年小型汽車制造廠大發汽車在此設立了總部工廠。17世紀以來,中津的舊街區一直是緊湊型的,到了現代,和其他眾多的近世城下町一樣,在其郊外沿海區域設立了工業用地。雖然不是人口集中地區,但從經濟上和城市結構上來說,這里也成了的新“中心”。
從1999年開始到2006年,在中央政府的主導下,之前的約3,200處的基礎自治體(市町村)合并減少到1,800處。目的是“強化基礎自治體財政力”和“基礎自治體規模擴大后中央下方更多權力”。汽車化(motorization)的發展,使廣域行政的推進成為可能。中津市也在2005年合并山國川上游流域(南方)的4個町村。整個區域約491km2,人口有85,000 人。
這里,結合前述的東部工業地區的形成,展現現代城市中津的大概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