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就業矛盾凸顯,大齡失業問題趨緩”,正在成為我國就業問題新常態,這與國際勞工組織對于全球青年失業率2018年將升至12.8%的預測彼此呼應。
青年就業問題中,“有崗位招不到合適的人”情況較多,表明就業期待與職位之間存在較大的心理錯位。上海復旦大學與楊浦區連續兩年的青年就業跟蹤調查,也印證了這一點,而且這種錯位不只表現在年輕人那里,還包括其父母家庭。
根據這份調查報告:有近三成受訪失業青年對政府提供的崗位“都不想做”;剩下的人中,因“餐飲服務”不體面且較辛苦,僅有12%的人愿意從事。一位曾在“吉野家”做過短期兼職的受訪者表示,“即使工資高也最多兼職,因為丟臉。”
我國城市中,35歲以下青年多為獨生子女,被呵護著長大養成的“驕嬌”二氣,成為求職過程中突出的心理障礙。“收入待遇高低”、“工作穩定輕松與否”成為求職的最重要因素。
筆者采訪過一名青年,大專畢業后做過工程監理,收入不錯,卻因為忍受不了頻繁的加班和出差而辭職,此后三年多一直沒有找到比上一份更令他滿意的工作,就此淪為青年失業大軍中的一員。
李克強總理曾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舉例,“獲得理想的職業、走到高的崗位往往也是從低層做起的。我并不想把‘總理’和‘農民’這兩個崗位做貴賤之分。但是,我也可以告訴大家,在幾十年前我就是農民。當年我當農民的經歷對我今天擔任總理的職務受益匪淺。”
可見,只有讓失業青年放下身段,“腳先著地”,認識自己,認清形勢,踏踏實實從基層做起,從平凡做起,才能真正體認何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需要“腳先著地”的不僅僅是失業青年,還有他們的家長。對于子女的過度溺愛與保護,是中國式家長的通病。在孩子的求職之路上,他們往往是沖鋒陷陣的“排頭兵”。
這些家長大都是“苦過的一代”,對于子女的未來,他們有著更美好的憧憬,往往不愿再讓他們生長在陽光雨露中的下一代品嘗工作的艱辛。于是,在各大招聘會、就業咨詢會的現場,總活躍著一群代替子女挑選工作、投遞簡歷的爸爸媽媽。他們寧可子女在家無所事事成為“啃老一族”,也要對那些入不了他們“法眼”的工作堅決說“不”。
報告中將“收入來源全靠父母救濟,自身沒有任何勞動收入的青年群體”界定為“家庭依賴”。
調查結果顯示,家庭依賴的失業青年主要集中在“85后”的未婚男性。這群人多為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和長輩的細心呵護下成長,缺少獨立自主和吃苦耐勞的品質,本身對家庭的依賴性強,對求職就業的積極性不高,再加上父母的過度保護與資助,往往會選擇“主動失業”。
一個問題更引人深思——青年就業“困難戶”往往也是“家庭溝通殘缺戶”。失業青年的家長在給予子女物質幫助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與他們的精神溝通。
了解孩子在求職過程中的所想所需,幫助自己和孩子擺正求職心態,應該成為每個失業青年家長的必修課。唯其如此,他們才能在青年求職過程中成為“正能量”。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青年正以全新的方式“腳先著地”。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新思維,以網絡就業、網絡創業等為代表的新就業形式不斷涌現。原本待業在家的青年,通過開淘寶網店,做游戲代練等方式獲得勞動性收入,有些還相當可觀。
與傳統工作相比,這些靈活的的就業方式更對一些年輕人的胃口,也讓他們在求職之路上擺脫了屢屢碰壁的窘境,重拾自我和信心。
新興就業形式的出現對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對于新生事物一味按照過去的方式方法衡量和管理,不加以正確地引導,必將亂象叢生。同樣的,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新興就業形式也需要培育和保護,讓青年有更多方式“腳先著地”,必然離不開政府所提供的合適的政策和服務支持。
說到底,失業青年,只有腳先著地,腳踏實地,才能抬頭仰望更廣闊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