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貨車不再是霧霾元兇,不僅涉及環保監管、交通管理,也涉及車企、油企生產標準的提高,落實起來可能很難,但無論多難都應該盡快去做。
在昨日舉行的全國環境監測工作現場會上,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披露,我國已經完成了北京、天津、石家莊等9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城市的源解析工作。研究表明,機動車、工業生產、燃煤、揚塵等是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環境空氣中顆粒物的主要污染來源,約占85%—90%。其中北京、杭州、廣州、深圳的首要污染來源是機動車。
從2013年啟動的大氣污染源解析工程,現在終于有了一個研究結果。從這一次被鎖定的霧霾“元兇”看,無論是機動車、燃煤,還是工業生產、揚塵,一點兒也不讓人意外。“元兇”鎖定,目標明確,接下來,就應該進行有針對性的源頭治理。
以北京而言,源解析的研究結論顯示,機動車是城市的首要污染來源。這一結論印證了此前一些專家的說法,也讓人感覺到未來治理的繁難所在。根據北京市公安交管局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市汽車保有量已達到561萬輛,這樣一個龐大的保有量規模不僅減不下來,還在逐年攀升。如何在機動車保有數量的剛性與車輛使用的彈性之間,求得一種平衡,并不容易。
除了民眾出行的轎車,影響北京大氣質量的,還有一個數量相當驚人的機動車群體,那就是每天夜間進城或過境的大貨車。據媒體報道,每天夜間大約有兩三萬輛重型貨車進入北京市區行駛,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處長李昆生介紹,一輛達標的國四重型柴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相當于約90輛國四轎車的排放,與不達標或更低排放標準的重型柴油車相比較,可能會達到100倍~200倍。也就是說,夜間兩三萬輛重型貨車進入北京,相當于有幾百萬輛小汽車在行駛,而這也是許多人感覺北京夜間污染程度要高于白天的主要原因。
而在以往的治理上,往往采取“堵”、“罰”等辦法,現實地看,僅僅依靠這樣的辦法不可能生效。這些進京大貨車大多來自周邊省份,在屬地管理缺乏積極性、甚至是鼓勵當地農民搞跨境運輸的情況下,僅靠北京城外封堵,并不現實。更何況,很多大貨車承擔的是北京市民諸如“菜籃子”等日常必需品的運輸,一味堵在城外,怎么可能?
據披露,在APEC會議期間,北京建立了外埠機動車超標排放信息“黑名單”制度,若能“常態化”,也可能會將一部分污染嚴重的車輛拒之門外。此外,北京市正在推動與周邊省市聯手搭建一個超標車排放信息共享平臺,推動開展異地處罰。客觀地說,這些措施都會有一定的效果,但似乎均非治本之策。
若要控制住大貨車污染,根本之計在于,其一,嚴格環保前置審查,從源頭設置門禁,提高車輛環保標準;其二,京津冀乃至華北地區有必要逐步統一油品標準,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道:“治理機動車尾氣,提高油品標準和質量,在重點區域內重點城市全面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
這些舉措不僅涉及環保監管、交通管理,也涉及車企、油企生產標準的提高,甚至還與眾多汽車改裝廠不無關聯,落實起來可能很難,但無論多難都應該盡快去做。不然,聽任每夜數萬個“移動煙囪”進出北京,則北京在拆掉煤氣熱電煙囪等其他方面的努力,難免會被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