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01-20 16:35: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人民日報評論員
隆冬時節,一年一度、持續近20年的“三下鄉”活動再次乘上歡快的科技、文化、衛生“雪橇”,為全國各地的農民帶去溫暖。
“三下鄉”作為一項城市反哺農村的公益行動,之所以深受歡迎、長盛不衰,有其深刻的歷史邏輯和時代背景。盡管經歷了30多年的深刻變革、巨大發展,在科技、文化、衛生等公共服務領域,廣大農民依然需要外界的持續關懷,各地農村依然需要有力的扶持。這些年來,各地各部門始終聚焦于這些迫切的需求,在幫扶常態化和持續性方面多有努力,跟上了時代發展,也讓億萬農民受益。
改革開放30多年來,農業、農村、農民的境況得到巨大改善,這得益于中央的長期高度重視和持續正確決策,也與城鄉之間的互利共贏密不可分:人的城鎮化,從農民進城開始;城鎮的加速發展,反過來為農村發展進步提供更大空間。鄉土中國的深刻變遷,就這樣在和城市的歷史互動中漸次展開。城市和農村增進理解、互相扶持、統籌發展,成為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須臾不能忘的大邏輯。
毋庸諱言,當今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農業、農村、農民的現代化仍然是短板。除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確保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提供高質量公共文化服務、提升農民素質、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建設“人的新農村”的任務更為重要,也更為緊迫。
無論是“三下鄉”這樣的公益活動,還是其他政策扶持,都應該打開更大的歷史視野,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齊頭并進。給種糧大戶、養豬專業戶送科普書籍、傳授實用技術,給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免費義診、送醫送藥,給邊遠鄉村、貧困地區送一臺戲、送一套書……這些實實在在的工作,仍然要堅持不懈地做下去。于此過程中,更需要站在更貼近的角度,設身處地為農民著想,看看還能為他們提供什么更管用的公益服務、更解渴的精神食糧,既滿足一時之需,也利于長遠發展。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今日之農村,需要幫扶,更需要理解,需要愛得深沉。當更多秉持“三下鄉”精神的政策、活動,把工作落到人的層面,就能為農村和農民帶去更多新關懷、新視野、新動力,從而以政策溫度更大限度地凝聚發展共識、增強發展動力、提升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