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2-26 15:38:3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陳灝
23日落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提出要建設“人的新農村”。與“物的新農村”相比,“人的新農村”是一個更宏大的命題,需要政府部門創造條件,讓農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條件向更符合小康社會標準的方向發展,全面提升農村幸福指數。
建設“人的新農村”,農民的生產方式要更新。千百年來,中國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產方式,至今仍在部分地區和一些農業生產領域延續,農業生產的組織化、機械化程度還比較低。要實現“人的新農村”,就應當讓農民按照現代化的方式來組織農業生產,通過土地流轉、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特色農業等方式,推動農業生產機械化、集約化,提高勞動效率和勞動產出效益。
“人的新農村”關鍵要新在生活品質。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農村在吃穿住行等物質層面與城市差距不斷縮小,但生活品質的全面提升仍有差距。一些新農村社區建設不輸城市社區,但居民卻只能在家里生火盆取暖;農村垃圾、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嚴重欠缺,整體衛生面貌較差。在新農村建設中,如果居住條件“進城”了而公共服務沒有跟上,導致農民生活方式停留在農村,那就“新”得不完整、不徹底。
農村“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問題突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農村經濟落后,無法為當地閑置勞動力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大量農村青壯年只能外出務工。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地方政府結合農村特點,在引入合適項目的同時,推動農民自主創業,盡可能縮小農民就業半徑、實現就近就業。
社會保障體系和公共資源對農民的服務也要“破舊迎新”。現階段我國農村醫療、養老、低保等社會保障水平與城市差距明顯,以養老金為例,多數省份農村老年人口每個月發放的生活補貼不超過60元,遠遠低于城市低保和退休職工養老標準。
同時,衛生、教育、文化等領域公共資源在農村普遍稀缺,早已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建設“人的新農村”,需要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城鄉一體化,讓城鄉居民都能平等享受國家改革和發展的紅利。
“人的新農村”要新在農村社會管理方式上。村民自治政策,在保障農村民主的同時,也為農村社會管理水平的提升制造了障礙。農民整體文化程度較低、年齡結構偏大,導致農村社會管理和服務水平進步緩慢,甚至出現“小官巨貪”“村霸”。
近年我國選聘大批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輸血”畢竟只是一時之舉。要留住人才,需要解決農村干部收入低、工作環境差的問題,需要政策的傾斜。從中央到地方,都應當創造條件為農村“造血”,讓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輕人成為農村的接班人。
農民的精神面貌是“人的新農村”的重中之重。富裕起來的農村人,開闊了視野,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的需求隨之而來。但農村精神文化生活相對缺乏,一些農村春節聚賭成風,就是最為直接的體現。推動農民精神面貌的轉變,需要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人力和物資投入,普及農村文化科學技術教育,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
歸根結底,“人的新農村”才是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只有確保“人的新農村”與“物的新農村”同步推進,才能建成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從而確保全面小康社會的順利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