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2-19 19:56:29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傅蔚岡
對于不同規模城市的落戶政策,當前有一些區分,比如鼓勵中小城市落戶,控制特大城市落戶,之所以會如此,“綜合承載能力”是一個重要原因。但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真的存在嗎?這可能是一個問題。一個非常重要的根據是,假如真的存在這個綜合承載能力,那么人口越多的城市其經濟績效應該是越差才對。但事實恰恰與之相反,無論是看人均指標還是經濟總量,以北上廣深為代表的一線城市———也就是特大城市在國內各城市中的表現都很優異。如果說城市還存在規模效應,那么這些城市應該容納更多的就業人口,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嚴格控制人口。
過去幾年里中國的城市人口流動也恰恰證明了這一點。不妨以安徽省為例。安徽省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省年末戶籍人口6928 .5萬人,而常住人口為6029 .8萬,人口凈流出近1000萬。根據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全省16個地市中,除了省會合肥的常住人口是高于戶籍人口,其他15個地市都是常住人口少于戶籍人口———這意味著絕大多數地區都是屬于人口凈流出。
這些人口流到哪里去了?當然是到了那些經濟發達地區,而且很大一部分是特大城市。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安徽省共有960萬人流動到其他省,流動到上海的最多,占到全部安徽籍流出人口的27 .0%,其次是流動到江蘇和浙江,分別占到26 .8%和23 .7%,三者之和占到安徽全部外出人口的77 .5%,如果再加上到北京的4 .5%的人和到廣東的4 .6%的人,那就意味著超過85%的人是到了中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
事實上,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安徽省,河南、四川這些人口流出地省份或多或少也存在,絕大多數人口都流向了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和北京這幾個省市。而在這些人口流入地中,那些省內最大的城市占了絕大多數份額。以廣東為例,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該省有常住人口1 .04億,廣州、深圳、東莞和佛山四個城市所占人口就將近36.98%,而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時,這四個城市所占的份額為33.71%。換句話說,在廣東省內,人口也在不斷集聚。
人口為什么要流向那些大城市甚至特大城市?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是這些城市有著各種各樣的就業機會,各種各樣的就業機會來自于大城市特有的分工和專業化。很多經濟學教科書都不厭其煩地指出過這個道理,“在一個有大量消費品和服務供給者的市場上,每一個生產者都可以僅僅針對某一細分市場提供消費品和服務,而不需擔心沒有生意做,因為在大城市里,某一特殊偏好的消費群體數量也足夠多。這樣專業化的結果,既能使得城市生活豐富多彩,同時,也使得人們在專業化的生產中不斷積累經驗,加強專業化程度。而專業化程度又反過來提升了生產者的競爭力。”(參見陸銘:《中國大城市的生與死》)
問題來了,以往向大城市流動的現象有沒有改變?由于新型城鎮化剛剛起步,我們尚不能得出相關人口流動改善的數據,但國家發改委小城鎮研究中心主任李鐵最近的調研發現,在地級市的主城區,人口進入的速度在大幅度下降。李鐵認為是因為城市發展的方式出了問題,因為城市化的成本過高——新城區過于豪華、給企業的用地成本過低和大型基礎設施的過于超前,這一切成本,政府都要在土地出讓上獲得回報,由此導致的房價過高令當地農民接受不了,因此主城區人口進入的速度大幅下降。
李鐵的這個解釋看起來很有道理,但實際上并不成立。這些地區之所以人口流入速度下降,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是否過于豪華,而在于這些區域沒有辦法提供就業,沒法讓農民在這里找到合適的工作。北上廣深的房價遠比這些城市高,為何人口還在不斷增加,以至于這些城市不得不通過各種手段來清理人口?
由此來看,城市化的當務之急在于要給大城市甚至特大城市的非戶籍人口以預期,而不是將其趕回原籍了事,這可能是當下城鎮化過程中特別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