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有個地方成為新聞熱點,不同角度的訴求就會撲面而來。商家看到租金升值、居民看到拆遷機遇、企業看到地價洼地,而政府會從不同的角度賦予這個地方不同的功能。那些偶爾到來的高層領導,帶著看慣了“亮點”的目光,更希望看到一個“打造”出來的成果。而曇華林自己已展示出一個歷史街區的復興是如此復雜——“比登月航行更復雜”。英國城市規劃泰斗彼德·霍爾說:“因為登月目標明確、且全過程是物理性”而“城市規劃多目標,多數過程是人的行為”。同樣,美國城市思想家簡·雅各布斯說:“城市是有序復雜問題”。她批評那些由精英脫離了公眾而制定的城市規劃“就像所有的烏托邦計劃一樣,任何重要計劃的權力只屬于手握重權的規劃者”。那是“一個家長式的政治和經濟社會”、“一筆勾銷了大都市復雜的、互相關聯的、多方位的文化生活”。
曇華林正在顯示出一個多功能、全方位、富有藝術氣質的完整城市街區,人們看待她的眼光也從單純的“歷史街區”、“文化產業園區”,回歸到一個有完整生命和健全人格的城市社會,曇華林正在“復興”。
你看,曇華林小學的學生課余做小導游,他們向全區中小學生發出倡議,做了解武昌熱愛武昌的武昌人。正象《威尼斯憲章》所倡議的那樣:“必須促使各年齡組的人理解歷史性城市和區域的價值,并使居民都來保護它們”。
你看,“牽手曇華林”、“曇華林藝術節”開始了,由文旅公司和民間藝術機構和資深音樂人聯合創意發起。“生命在于運動、旅游在于活動”,旅游活動為曇華林注入了城市動感韻律。
你看,經過政府部門的穿針引線,曇華林出現了藝術家跨界的橫向聯合:音樂、藝術、表演、學院、民間、國內、國際……各種不同門類的藝術家、創業者聚首一處頭腦風暴、互相砥勵,開始形成有影響力的文化前衛聯盟。特別是他們當中,有連續10年創辦武漢“愛與和平”音樂節的民間藝術活動家,有率領湖北畫家走向威尼斯雙年展的文化企業家,他們不是財政包攬的大院大所,卻站在了武漢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的主戰場。
你看,曇華林的藝術家們開始聯絡大專院校,曇華林要走進校園,走向社區,去喚醒對文化藝術的消費需求。今天,曇華林這個有限的“place”已經培育出廣大的“space”,她已經成為武漢大學生的審美課堂、武漢眾多“文青”們的公共領地。有一天,漢繡大師肖蘭在她的工作室隨機邀請了7位大學生,向他們介紹漢繡并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7位大學生在武昌上大學期間聽過音樂會、看過畫展、看過話劇的都不超過2個人。我們的大學城已經越來越象一個就業集訓地,審美教育的貧乏與武漢所擁有的藝術資源形成嚴重的反差。為什么長江上架設了越來越多的橋,但質量都難比長江一橋?為什么漢口崛起了眾多的金融大廈,但藝術感都遜于江漢路的老銀行?為什么兩平方公里的租界區可以贏得“大漢口”之名,而百倍的建設面積為武漢換來的是“大縣城”的戲稱?沒有了審美便沒有高標準的追求。近年來文化產業成為各地政府產業政策的重要支持方向。但如果依然專注于支持企業擴張文化產能,而不重文化的消費力,今天新增的GDP可憐不說,武漢將又一次失去文化大發展的機會。審美能力決定了未來文化的消費力。消費力才會拉動文化的生產力和創新力。
你看,武昌區作出了一個讓所有的先進理念落地的體制安排:區里成立了文旅公司,公司負責人兼任街道辦事處主任。這樣一來優秀歷史建筑的保護與活化、文化產業文化事業的發展、社區營建與公眾參與就都在一個“塊塊”內理順了。武昌區支持舉行設計雙年展、申報省級文化園區,從主體到理念都在發生本質的變化:與當地中小學校本教育結合,歷史名街保護已突破了單純的產業思維;與長江人藝發起“蓋章行動”、由民間的藝術聯盟發起“曇華林藝術節”,名街保護發展超越單純的政府行為;停車整治引入公眾參與,把一個社區兼景區的管理工作變成了居民自律、社區自治的實踐。在曇華林,有200多志愿者,他們中年齡最大的有80多歲,他們為游客指路,提示勸導,景區和社區完全融為一體。
未來,曇華林的研究將會深入開展,歷史建筑的“活化”將在體制上日益完備,專家委員會、基金會、促進會、跨界的藝術聯盟和相關的章程都將漸次配置,政府出臺的文化政策將不僅面對生產、更要面對消費。發端于歐洲國家的可逆性歷史街區保護方式“都市72小時”很可能會在曇華林上演。曇華林會以她的成長告訴人們,歷史街區的復興不是一個單純的項目,她是一個系統的社會重建。她跨越了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跨越了文化創意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提升到一個城市街區的全面復興:不斷深入的歷史研究、優秀歷史建筑的“活化”、全方位的城市功能發育、“政府規劃森林,民間生長樹木”的模式、文化藝術跨界聯合對大武漢文化審美的喚醒,不僅讓曇華林生機重現,而且讓大武漢恢復她應有的文化影響力。
今年——2014年,正是《威尼斯憲章》——“關于文物建筑和歷史地段的國際議會(ICOMOS)”的一項保護歷史性城市和地區的國際憲章發布整整50年,本文謹以保護“人類集體記憶”的榮譽,向所有熱愛曇華林、保護曇華林、建設曇華林的人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