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一部分農村孩子隨父母流動到城鎮學校讀書,然而,留在農村的還是大多數。僅就流動人口子女而言,據統計,2013年全國小學、初中在校生中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共1277.17萬人,在農村小學、初中就讀的留守兒童少年共2126.75萬人。因此,提高農村教育質量,讓農村孩子接受比較好的教育,應該說刻不容緩。
作為一項社會事業,農村教育目前處于滯后狀態。農村的家長想盡辦法把孩子送進城鎮學校。農村學校缺乏吸引力,雖然有校舍、設備等硬件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是農村教師崗位難以吸引比較優秀的人才。農村學校能夠留住好老師,才可能增強其對學生的吸引力。
事實上,農村教師一方面年齡偏大,另一方面,年輕教師在流失。音樂、體育、美術甚至英語等國家規定的課程無法開課。一位鄉村初中教師給人民日報社來信說:“我校30多名老師近日一次通過考試被城里中學選走9位年輕優秀老師,12個班主任一下少了5個。因為新老師一時難以到位,竟讓整個學校的開學工作陷入癱瘓。”另一位讀者說,江蘇省邳州市(縣)今年有60名農村教師進城,農村10年以上教齡的好老師基本都進城了,他質問“農村教育成了什么啊?”
為什么鄉村學校留不住優秀年輕教師?一名在湖北省荊州市農村任教近40年的中學教師,目前在武漢一所中學代課。他說:“在荊州我的月工資2600余元,每年有住房公積金4000余元、績效工資近9000元、門診醫療費僅500元。而武漢同級別的老師的月工資4000多元,每年住房補貼1.56萬元,每年績效工資1.8萬元,每年門診醫療費4800余元。還有學校各項工作合格每人可加工資3000—5000元,每年年終可拿到14個月工資。這就是農村留不住優秀老師的答案。”除收入低之外,農村教師普遍醫療不便,生活不便,有的適齡青年教師找對象都困難。他們職業成長的機會少、路徑窄,子女的教育、就業等也面臨困擾。
義務教育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在縣域內應該相對公平。如何實現公平?應該說有關部門也做了不少努力,比如,最近出臺了城鄉校長、教師輪崗的政策。但是,輪崗具有強制性,可以設想,交流到鄉村的教師如果內心不情愿,他們的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畢竟,教師工作是個良心活兒。那么,治本之策在哪里?就是提高農村教師的待遇,包括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的待遇,比如,他們出示教師資格證,可否免費或者優惠乘車等等?他們應該得到社會實實在在的尊重!農村教師的待遇提高了,或許城市的部分教師會自愿選擇交流到農村學校并全身心投入教學中。
提高農村教師待遇難道真的無法企及嗎?日前,筆者在安徽省霍山縣采訪農村教師的現狀,該縣某鎮鎮長說,農村教師平均月收入提高到3000元就會有吸引力。看來,只要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盡心盡力解決農村教師的困難,他們一定會安心教書育人,農村學校也一定會有吸引力。
同時,對于隨同打工父母進城的孩子們,流入地政府有責任讓這些孩子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