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隨地大小便,不能隨便動手打人……這些連小孩子都懂的道理,竟然有成年人“知錯犯錯”。前天,在無錫地鐵1號線一站點,一位男乘客不顧保潔員的勸阻,強行抱著孩子在地鐵站隨地小便,面對前來勸阻的地鐵工作人員,男乘客和同行的女乘客竟打罵地鐵工作人員。(9月18日《現代快報》)
坐公交車不排隊,車進站后一哄而上;乘坐地鐵在站臺上隨地大小便,不聽勸阻,還對工作人員拳腳相加;乘坐高鐵動車時,躲在衛生間內吸煙,逼停列車。在發展交通的同時,乘車人的素質能否跟得上交通工具的提速和配套環境設施的優化?
發展交通運輸業的同時,不妨讓乘車文明“先進站”一步。不帶危險品進站上車,候車時不亂丟垃圾,車到站后排隊上車不互相推搡,在地鐵等較封閉的車廂內不食用或攜帶有異味的食品,遇到老、幼、病、殘、孕等需要幫助的人主動提供幫助。
作為公民,在享受已有的公共設施的同時,遵守公約、規定,服從工作人員管理是在應該不過的了。然而,就像無錫地鐵中發生的一樣,乘客違反規定在先,不聽勸阻、出言不遜,令眾人目瞪口呆的是最后竟出手傷人。
到底是什么“激怒”了乘客,讓其在大庭廣眾之下動粗,這一幕對于年幼的孩子而言又意味著什么?我們的文明就是這樣一脈相傳的嗎?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筆者看來家長的不良行為會對孩子文明意識的形成造成誤導。
孩子在學校里學習政治與思品,只是理論上的文明,生活中家長的言傳身教才是文明在社會中的實踐。如何讓文明與交通發展同行,是每一個公共人應該思考的問題。
乘客是上帝,為人民服務是服務行業工作人員的職責,但服務與被服務、理解與尊重還要基于人人平等的基礎之上。做好清潔是保潔員的工作,但是如果乘客在站臺上故意讓孩子隨地大小便,友情的勸阻與提示并無過錯。
因為工作人員嚴格執行規定“影響了”乘客的個人利益,就用暴力解決問題或是“惡人先告狀”進行投訴,一個人的不文明行為,現場直播又加網絡轉播不停的給整個社會做著不良示范。
還記得有一則公益廣告,眾人乘坐公交車時都爭先恐后的給一位老人讓座,說的就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文明一小步,社會才能文明進步一大步”。社會的發展,交通運輸網絡的完善,源于文明的發展與進步,就讓我們每個人都成為發展中的一小步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