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7-18 13:47:53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譚敏
“一卡通”、“一站通”的服務模式效果雙贏,既促進公共服務質量的提高,又大大增強了公眾滿意度,其關鍵在于相關部門便民理念的轉變與服務意識的提升。
日前,市衛生局表示,全市統一的信息平臺已完成二期驗收,正啟動第三期工作。目前已實現使用一張診療卡可預約掛全市44家醫院的號,力爭在2018年一卡可通行市內大小醫院,各醫院所有電子病歷可聯網,市民不必再帶病歷去醫院。
信息技術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同時也產生了不少煩惱。就拿診療卡來說,雖然可以網上預約掛號,不用現場排隊了,可是,每家醫院都有自己的診療卡,哪怕常去的只有兩三家醫院,一家三口就有近十張療診卡了,管理起來很不方便。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之前已有不少商業中介公司看到了市場所在,開發了統一預約掛號系統,為患者提供有償服務。而由市衛生局搭建的統一的信息平臺,為市民提供免費預約掛號,可以說是大大方便了患者。
這些年,看病難、看病貴,醫患矛盾重重,根子就在于把公共醫療服務推向市場,而忽視了醫療產品的公益性。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要讓醫療服務回歸公益性與便民性。實現醫療一卡通,說白了就是便民、利民、惠民,讓老百姓用最簡單的方式來享受較完善的公共服務。可以說,解決醫患矛盾,需大處著手,也需小處著眼,從點滴細節開始。有的時候,只須站在患者的角度多想一點,多花一點心思,多提供一點附加服務,就可以讓看病更便利,大大提高老百姓的滿意度,比如,日前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推出了微信掛號和支付寶繳費,手機上就可以直接繳費,不用再排隊了,既節約了患者時間,也提高了醫院的效率,好評度立刻直線上升。
當然,除了掛號的一卡通行之外,更需要的是整個醫療服務網絡的路路通。現在,許多醫院內部已經實現電子病歷管理,只要輸入患者姓名或者診療卡號,其之前的就診信息,包括病人主訴、醫生診斷、處方、檢查結果,都一目了然。可是,要是換家不同的醫院,大部分的檢查又得重做一次。重復檢查勞民傷財,深受詬病;醫生要重復了解病情,耗時費力。如果未來實現電子病歷聯網,醫療機構之間可以互相調閱,不僅方便患者對自身健康的管理,更重要的是,社區小醫院與大醫院間、綜合醫院和專科醫院之間可以形成不同層次但互聯互通的網絡,這也可以讓以往一直舉步維艱的社區醫院的發展邁出很大一步,有效解決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吃不飽的情況,值得期待。廣州要提升城市健康醫療中心功能,建設華南醫療中心,打造醫療城,在醫療公共服務上,亦需要盡快完善暢通工程。
公共服務中“一卡通”的好處眾所周知,除了醫療服務之外,在各級地方政府管理部門中也越來越多地運用。比如,有的地方推出了公共服務卡,一卡在手,可以享受勞動保障、交通、住房保障、公積金管理等多達十幾項的公共服務。有的地方政府管理部門通過建立統一的政務服務中心,將不同的審批流程和辦事環節集中到一個平臺上,市民只要來一次,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這種“一卡通”、“一站通”的服務模式效果雙贏,既促進公共服務質量的提高,又大大增強了公眾滿意度,其關鍵在于相關部門便民理念的轉變與服務意識的提升。有的時候,有的單位或機構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即便有能力“通”也不想“通”、不愿“通”。所以,要讓公共服務一“通”到底,當前尤其要通過政策引導、機制創新,打破“利益壁壘”。如此,才能讓老百姓的生活更舒適和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