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田野,有著金黃的菜花,碧綠的小麥,空氣中彌漫著花草的清香,遠近有或高大或低矮的樹木,村落如同積木一般臥在田野之間……孩子們是那樣的興奮,有人指著遠方高興地叫嚷:“我家就在那個村子里。”有孩子欣喜地跑過來,指著一叢藍色的小花問:“這是什么花?”也有孩子怔怔地看著那胖乎乎、毛茸茸的蜜蜂,視線緊跟著這些小精靈的飛翔而閃動。
是的,我無法帶著這些鄉村的孩子去遠方游學,但我可以讓他們看到鄉村的美好。這樣的經歷也一定會成為他們永不褪色的一張底片,印在心底深處。我固執地認為,鄉村教育就應當與鄉村的氛圍融為一體,它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鄉村孩子雖然沒有電腦,缺少家人指點,甚至沒有什么好的課外資料,但他們有著最為廣闊的大自然,而自然可以為他們提供得天獨厚的資源。
習作課上,孩子們抓耳撓腮,缺少觀察與積累意識的他們,為寫不出一篇滿意的作文而苦惱。沒關系,只需要稍稍用心,就會有最適合他們的素材。我鼓勵孩子們自己動手做風箏,“五角星”、“三角翼”,只要能夠飛起來就可以;鼓勵他們帶一些農村特有的小動物到教室來,螃蟹、蝦米、田螺等,只要能夠觀察就行了;鼓勵他們到離校園幾步之遙的田野里、池塘邊、草地上、樹林中轉轉,注意安全就好。有了最為真切的感受,孩子們的習作雖質樸卻值得一讀。
這樣的便利還可以表現在他們的綜合性學習中。是的,他們不能如城鎮孩子一樣,去博物館、天文館、海洋館,但他們有機會了解鄉村特有的地理環境、風俗人情。比如當地農村特有的“燈文化”。他們還可以調查水稻的一生,研究土法制作米酒,記錄雞鴨的生長過程,等等。
只是,目睹現實的鄉村教育場景,我經常會感到深深的遺憾。更多的時候,所能看到的是對鄉村教育優勢的舍棄,是對城鎮化教育的追逐。在這樣的追逐中,鄉村教育失去了本來擁有的鄉土味,又沒能獲得城鎮教育所具有的優勢,懸在了半空中。
因此我也常常想,如果鄉村教育工作者都能夠用上足夠的精力,發掘出鄉村教育的優勢,現在的鄉村教育是不是會變得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