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社長、少讀工委原主任海飛做了一輩子少兒出版和少兒閱讀推廣,在他看來,我國少兒出版正進入一個難得的“黃金期”。他回憶說,1978年秋天他出席全國少兒讀物座談會時,全國只有兩家專業少兒出版社,全國給孩子們寫作的專業作家不到20位,每年出版的少兒圖書只有200種。而2012年我國出版少兒圖書已超過3萬種,僅加入中國作協的兒童文學作家就有900多位。“這和30多年前對比,我們當然是有了長足的進步。”海飛說。
少兒出版已成為我國出版業增速最快、效益最好的門類。據開卷公司統計,2012年少兒類圖書占整體市場的碼洋比重為15.08%,比2002年的8.82%提高了6個百分點。2012年少兒圖書動銷品種超過12萬種。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少兒出版大國。
不過,一些專家指出,少兒出版熱并不等于少兒閱讀強。我國少兒閱讀存在人均閱讀資源較低,城鄉差別過大,閱讀功利性強,閱讀推廣不力等問題。其中,城鄉少兒閱讀資源失衡的問題非常突出,已經影響了農村兒童平等閱讀權利的實現。
“不要認為北京的孩子有書看,農村的孩子就也有書看。”海飛說,別看我國每年發行的兒童圖書有4.6億冊,但平均到3.6億未成年人身上不過1.3冊。我國的未成年人兒童讀物擁有量在全世界排名第68位,是以色列的1/50,是美國的1/30。而在這其中,城市與農村兒童的閱讀環境差距又非常大,30%的城市小讀者擁有80%的兒童讀物,70%的農村小讀者只擁有20%。
城鄉閱讀資源嚴重失衡
在北京一家文化公司工作的李昕女士說,她5歲女兒最愛的就是讀書,每晚睡覺前“雷打不動”必拿一本書讓爸爸媽媽講故事,每天上幼兒園或是出門旅游,書是必不可少的隨身物品。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家長為孩子營造的閱讀環境密不可分。李昕說,女兒出生不久,家里就為她購買了一個三層的書架,如今已經裝得滿滿的,前不久因為書太多書架被壓塌了一層。除了日常購買圖書之外,她還為女兒辦理了兩張兒童圖書館的借閱證,每月至少去一次。
大中城市富集的閱讀資源和良好的閱讀氛圍確保了城市兒童的閱讀量。據近日公布的“2014年首都青少年閱讀狀況調查報告”,除了課本之外,北京青少年每月平均讀書數量超過1—2本的占45%,每月讀一本的占29%,這兩部分占比超七成。報告顯示,有37%的北京青少年每月支出20元至40元用于購買圖書雜志,而從不買書的只占4%。
如此大的閱讀量和如此高的閱讀支出,對許多農村地區的孩子來說是可望不可即的。
“我去湘西、河南、四川、甘肅等貧困地區鄉村小學調查時,從未在孩子的家里見過書架。”酆偉是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公關部經理。該基金會目前在全國鄉村小學建設了109家桂馨書屋。酆偉認為,農村家長和學校普遍缺乏閱讀認知,家長在外打工,孩子成為留守兒童,“父母覺得虧欠孩子,但更愿意買玩具啊、衣服啊給孩子,可能物質上的滿足更容易吧,還關注不到孩子的精神需要。”酆偉說,大部分鄉村小學沒有專門的圖書室,有的就算有書,書也很破舊,不少政治學習類讀物、科學種養殖讀物也在架上,完全不適合孩子閱讀。
桂馨基金會在四川古藺一所有300多名學生的鄉中心小學設立了書屋,校長非常重視,專門辟出一間閱覽室,重新粉刷后還特意加固了門窗。在閱覽室門口放著一盆清水,孩子進來看書前必須先洗手。此景令酆偉既感動又心酸,他對校長說,書就是用來給孩子看的,翻破了或弄丟了不要緊,我們每年會給你補充新書。
“不是農村孩子不愿意讀書,只要有了條件,他們也是很熱心的小讀者。”陳雪是航天數字傳媒公司的工作人員,近兩年為了在偏遠農村地區推廣數字農家書屋,她跑了不少中西部的窮困地區,農村兒童缺少適合讀物的情況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5月中旬,陳雪在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交通希望小學調研時隨機做了一個調查,一年級三班40名學生每年讀書在5本以上的有14人。孩子們的圖書大多是家長為其購買,加之學校內圖書室的借閱,孩子們之間的交換傳閱等。
這所希望小學由陜西省交通廳支持建設,目前共有在校學生606名,學校配有2間學生圖書室、1間閱覽室和1間教師閱覽室,共有圖書18000冊。校圖書室管理員石莉老師介紹說,一、二年級的學生主要喜歡少兒繪本,三、四年級的孩子偏好圖文并茂的童話故事,五、六年級的孩子已明顯表現出對歷史、地理和文學類圖書的興趣偏好。記者在現場發現,有些廣受歡迎的繪本由于被翻閱次數太多,書頁已經散掉,有些布滿了修補的痕跡。學校圖書室的圖書不僅供學生們在校閱讀,也對高年級的孩子提供借閱服務。石老師說,孩子們很珍惜這些書,細心的孩子還會給自己借的書包上書皮兒,到了時間會主動地歸還。
據全國婦聯近日發布的《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超過6100萬,全國流動兒童規模達3581萬。“二者合計近1億的農村兒童,如果他們的閱讀狀況不改善,開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陳雪說。
政府與民間應共同行動
在目前農民收入有限、閱讀觀念較弱的情況下,政府和社會組織應承擔起更大的責任。實際上,如何增加農村閱讀資源、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一直是黨和政府高度關注的課題,農家書屋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國已建成的60萬家農家書屋正在成為鄉村兒童讀書的樂園。
農家書屋辦公室工作人員安樂說,從暗訪和調研情況看,農村兒童特別是中小學生使用農家書屋的頻率明顯高于成年人。在廈門一所農家書屋的借閱登記簿上,稚嫩的筆跡表明主要讀者是兒童。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發行司司長王巖鑌說:“調研發現農村留守兒童是主要的閱讀群體,我們就逐年提高少兒類圖書所占的比重。”少兒圖書在農家書屋推薦圖書目錄中所占的比重從2008年的10.2%(218種)增加至2012年的20.8%(1084種)。
為了提升農家書屋對孩子的吸引力,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3年下發通知,延長暑假期間農家書屋的開放時間,每天不得低于6小時;并要求各地結合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吸引小讀者。安徽亳州市利辛縣農家書屋為留守兒童開辦了為期40天的興趣培訓班,內容包括書法、繪畫、剪紙、手工等。重慶南岸區面向全區小學生招募農家書屋“小小管理員”,首批38名小管理員已持證上崗。這些做法既為學生自身讀書學習創造了條件,也鍛煉了能力,培養了責任感。
“捐書很容易,但使書真正讀起來、用起來,這個就很難了。”酆偉說,桂馨書屋目前探索建立了一套書屋運作管理的模式,與學校簽訂責任書,詳細規定每周開放時間、確定專人管理、學校要保證每周舉辦一堂閱讀課,基金會會不定期回訪,對運行良好的書屋給予獎勵。“所謂獎勵就是給圖書管理員每年2000元的自主支配資金,只要是用于閱讀活動的,就可以用。”從調查情況看,能夠嚴格按照約定持續開放運行的桂馨書屋占總數的90%以上,近5萬名鄉村孩子受益。
“‘改變從閱讀開始’,這是我們基金會的一個口號。如果100個孩子里能有10個20個因閱讀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我們的工作就沒白做。”酆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