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政部門將試點居家養老服務,前期服務主要是滿足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比如買菜、做飯、洗衣服、做家務、聊天等方面;將和各社區合作,發動樓宇大媽參與進來,目前工作已經開展。(5月15日《新京報》)
中國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是父母撫養子女,子女長大以后再 “反哺”,體現了父母與子女之間雙向義務的倫理實質。而西方家庭的養老則是一種單向循環的“接力”模式,父母撫養子女,子女長大以后繼續撫養下一代,老人則被推向社會。如何揚長避短,將“反哺”和“接力”有機地結合?
作為一種新型的養老模式,社區養老兼具居家養老和民營養老院的優點,克服和摒棄了二者的缺陷與不足。社區養老以社區為載體,由政府、非營利組織、家庭成員及志愿者為社區的老人提供多方面的社會支持,既照顧了需要幫助的老人,又增強了社會活力,是一種多贏之舉。
居家養老實質上是一種親情養老,而在社區養老模式下,老人雖然還是住在家中,但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種服務卻由社區內的養老服務中心提供。此外,社區養老雖然將民營養老院的各類服務引入社區,并沒有對老人采取集中供養的方式,較好地處理了養老過程中傳統文化、家庭邊界和代際關系的矛盾與沖突。
一項調查顯示,95%的老人都希望在自己家中養老。然而,大多數年輕人奔波勞碌,居家養老不堪重負。可是,許多老人寧可壓抑自己的養老需要,也不愿意自費購買服務。可見,修復養老需求與供給之間的裂痕,固然需要養老模式的優化設計,也離不開養老觀念的改變和更新。
作為新生事物,社區養老目前的短板也是顯而易見的,不論是人力、財力不足,還是日常生活照料服務不規范,抑或是設施不完善、服務水平不高,都會影響人們對社區養老的信任和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