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5月13日電(記者劉姝君 孟昭麗 郭亞強)石湖古碼頭,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石獅石湖半島,宋元時期,這里曾是泉州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支港之一。不遠處,始建于北宋的六勝塔,作為當時泉州港商船往來的航標,見證了“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盛景。
走進石湖古港,諸多史跡散落各處,如同翻開一本豐富的史書。
福建石獅市博物館館長李國宏告訴記者,石湖古碼頭相傳為唐朝航海家林鑾所建,俗稱“林鑾渡”,北宋時期建通濟石橋,與海邊一巨石相連,成為一個頗具特色的順岸碼頭。
“宋元以來,石湖古碼頭一直是泉州港水陸轉運的重要碼頭。由于海潮或風向的原因,巨型商船只能停靠在錨地,再用小船將貨物運送到岸。”李國宏說。
如今,岸邊的礁石上依然清晰可見當年老船工“踏”過的足跡,但堆積于海岸的淤泥阻礙了船只的日夜航行,只有幾艘漁船隨著漲潮入港,漁民在古渡口旁養起了螃蟹,曾經古港熱鬧繁榮的景象已不見。
距離古港幾公里外,一座同樣以“石湖”命名的現代港口正在崛起。“從‘古港’到‘現代港區’,不僅是泊位的增加,吞吐量的提升,更是港口轉型‘質’的飛越。”李國宏說。
現在的“石湖港”是一個主營集裝箱業務,兼營散裝石材靠泊卸載的國家一類口岸,目前國內外知名集裝箱班輪公司已在石湖港區開辟20多條內貿集裝箱航線,航線輻射國內各大重要港口,每天約有七八艘貨輪在此停靠。
記者采訪時,一艘從印度駛來的商輪正在卸載荒料石,隨后經由港口運往臨近的中國石材之都南安。據介紹,2013年石湖港累計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10萬標準箱,完成散雜貨吞吐量215萬噸,其中完成進口荒料石175萬噸。
同時,石湖港在內貿集裝箱吞吐量穩步增長的同時,大力拓展國際集裝箱業務,開辟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
泉州港擁有1500多年對外開放歷史,海岸線總長421公里。歷史上曾以“四灣十六港”聞名于世,被譽為中世紀“東方第一大港”,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始發港之一。
在新的歷史時期,泉州港如何以更開放的姿態、更現代化的運營模式迎接“市井十洲人”?泉州港口管理局副局長劉健民說,目前泉州港已開通航線130多條,其中外貿航線30多條,與美國、俄羅斯、沙特阿拉伯等28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海運往來。同時,泉州港正加快碼頭泊位建設,截至2013年底,已建成投產碼頭泊位86個,其中萬噸泊位24個。
“泉州正積極推動古港復興計劃,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綜合配套服務體系,著力提升港航企業綜合實力,依托泉州工業貿易,拓展港口輻射圈,帶動泉州及周邊省市外貿的發展。”劉健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