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1日遭遇了2008年以來最強的特大暴雨襲擊,全市平均累計降雨226毫米,暴雨期間,2500輛汽車被淹,約50處片區發生內澇,組團到深圳“看?!北痪W友競相調侃?!氨┯曛聺场眴栴}再一次把公眾輿論聚焦在這座年輕的現代化城市身上。
記者調查發現,“重地上、輕地下”,深圳在追求城市快速發展的同時,卻忽視了對防洪排澇體系的建設。
“這是撤銷深圳市水電局9年多來的教訓和代價,也是未重視防洪排澇而大規模開發建設10年后暴雨對城市的警示和報復。”深圳市水務局排水管理處調研員陳筱云表示。
陳筱云說,深圳最近10年才適當提高排水標準,但仍未達到新版排水設計標準。因此,排水設計標準偏低和城市排水能力不足是暴雨內澇的原因之一。
根據《深圳市水務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報告》,由于缺少統籌協調牽頭單位,前期工作和具體實施脫節,導致設計意圖未能完全落實;污水管網建設中,投資額度和建設長度被盲目追求,管網的系統性未能充分考慮,導致新建管網無法發揮收集污水的作用。
而監督不到位也使得工程的施工質量難以得到保證。記者調查發現,污水管網建設大多由街道辦工務中心負責,監理及質量監督流于形式,大量建成管網無法正常使用,埋下安全隱患。此外,偷排泥漿現象已經嚴重威脅深圳的排水系統。
相關政策
我國首次明確城鎮內澇防治設計標準
新修訂的國家標準《室外排水設計規范》自今年2月10日起施行,首次明確城鎮內澇防治設計標準。這是記者12日從住房城鄉建設部獲悉的。
根據新標準,關于內澇防治設計重現期,特大城市內澇防治設施至少應能抵御50年到100年一遇的暴雨。
此外,根據地面積水設計標準,必須同時達到兩項要求,才算抵御住內澇,一是居民住宅和工商業建筑物的底層不進水,二是道路中一條車道的積水深度不超過15厘米。
新聞分析
現象·為何內澇不斷?
面子工程+極端天氣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惠州市旅游局局長黃細花說,歷史地看,一些城市太過注重“面子工程”,而包括城市管網等在內的“里子工程”卻相對薄弱,所以一遇到大暴雨,大水浸街就不可避免。
廣東省氣象局氣象專家指出,近年來極端天氣出現的頻率走高,像北京等地出現60年以上一遇的極端天氣,即便城市管網標準再高,也難以應對。
硬件·排水設施改造難在哪?
資金不足+場地限制+缺乏規劃
在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有關負責人看來,當前改造面臨的難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資金不足;受已開發建設場地所限,組織改造要牽涉周邊建筑、道路等;很多城市缺乏規劃,對現狀不清,盲目改造,實際效果不理想。
這位負責人說:“即便有了專項規劃,由于和城市總體規劃銜接不夠,因此,市政建設總顯得滯后。”
能力·城市防澇如何統籌?
地表排水+地下管道+立交橋凹處
在中國城市規劃研究院副院長邵益生看來,城市排水防澇需要三套系統協同配合發揮作用,一是地表高位排水系統,包括草坪、道路、河溝、湖塘水系,二是地下中位管道排水系統,三是立交橋等低凹處的泵站強排系統。本版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