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經推遲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終于開播。以一貫之的解說詞、熟悉的配樂、行云流水般的旁白和畫面,都讓其維持了上一季的精良和考究。但相比于上一季,人文情懷升華鄉愁成為著力渲染的主題,劇集更多地用到了情感醞釀和編織上,美食部分反倒被壓縮了許多,這令不少小伙伴意外地忍住了口水,流下了淚水。(4月21日《重慶商報》)
西藏林芝的小哥哥,為給弟弟攢學費,在大山深處挖掘藥材、爬40米高的大樹找蜂蜜;常年漂泊的養蜂夫婦,在某一個風餐露宿的地方,吃到家鄉的豆花飯;陜西秦嶺的老奶奶,在灶膛上扯著褲帶面,為遠道而來的麥客做出“家常便飯”;鄉下的小姑娘,盼望外出打工的父母回家一起做魚醬;為滿足女兒的味蕾,父親學了很多年逮跳跳魚的本領……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講述的這幾個故事里,可以看到各地的普通人,為了獲得“食材”而艱難跋涉的腳步;可以看到在尋找、制作“食材”過程中,普通人之間的手足之情、舐犢之情、鄉鄰之情。同時,它也折射出工業文明對農耕文明的沖擊。在故事、音樂、畫面表現的視聽盛宴下,美食反而退場了,觸動觀眾心靈的,竟是濃濃的鄉愁味道。
什么是鄉愁?杜甫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席慕容說:“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也許,對于鄉愁的定義,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概括出不同的內涵。但是,說起家鄉的美食,恐怕每個人會有“與我心有戚戚焉”之感。是的,這些年,所見所聞,各個城市最受歡迎的菜館,多是所謂的“家鄉味道”。可是,城市里的“家鄉味道”,掩藏著多少生活的催促、人生的不易以及對家鄉“回不去”的幽怨呀?
2013年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記得住鄉愁”,當然可以理解為對鄉村風土人情的保護與傳承。君不見,由于人為因素或自然因素,一些山不再綠,一些水不再清,中國鄉村的自然村正大踏步地消失。那種孩提時候出門下河抓魚的場景不能再現。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一批批走出鄉村的農民,怎會不產生鄉愁?又能在哪里放置自己的鄉愁?
進一步思考,在整個中國走向現代文明的過程中,又有哪些被我們有意無意忽略的東西,在某個歷史轉角處,倏然觸動我們的心靈,讓我們產生濃濃的鄉愁呢?比如,我們對于一些傳統工藝逐漸消亡的漠視,對于人與人之間的純真感情的忽視。遺憾的的是,在現代化的攜裹下,我們對此來不及回望與等待,卻只能硬著頭皮追逐眼前的“食材”。
《舌尖上的中國》《腳步》分集的導演李勇說,他們想透過美食看中國,看中國人的情感。《腳步》這一集,表層的是“路菜”,深層的是鄉愁,再往下看,是變化中的中國——讓我們得到了很多,也會失去很多。筆者想說的是,我們在擁抱現代文明的同時,不要弄丟那些“家鄉味道”,不要忽略那些給我們做“家鄉味道”的人的情感。也許,正是這些,才能讓我們更好地記得住鄉愁。也許,記得住鄉愁,正是現代文明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