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說政府的這次反應是快的。但是這件事還是造成了遠超蘭州市界的影響。此事會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國內公眾對水污染的警惕,加重人們對政府環境安全承諾的懷疑。
蘭州的這次飲用水污染事件本不應該發生。我們說不應該,是因為國內已經有過哈爾濱、赤峰等城市自來水污染的前車之鑒,而且就在一個月前,蘭州市有過自來水受污染的“傳言”,市政府當時做了辟謠,對“傳謠者”做了處理。即使那次確是謠言,它也應是促成蘭州市政府對全城飲用水安全提高警覺的一個機會。
盡管蘭州市昨天反應很快,但它之前措施的缺位,使它的再快反應也是“慢的”。整個事件傳遞出一個信息,大城市的飲用水安全是有可能存在嚴重漏洞的,而且并非所有市政府在它們釀成嚴重危害之前,就有能力為堵住它們盡職盡責。
出事地政府的反應快了,這是進步。但出了事情后再挽救,這樣的“飲用水安全”中國人已經無法接受。如果一個現代都會的自來水是否安全都要打上問號的話,那么人們就會質疑還有多少污染的不確定性在周圍潛伏著。
值得一提的是,蘭州的這次自來水污染發生在很多地方拒絕PX化工項目的敏感時期。由于蘭州是中國西部的重化工城市,民間對這次污染的第一懷疑指向了化工廠。昨晚有消息傳出污染主要是水廠內部清洗作業所致,但民間的懷疑肯定不會立刻消除。這件事成為呼應各地民眾抵觸PX項目的情緒的新元素,使這一中國緊缺基礎性化工材料的生產立項雪上加霜。
中國社會已對環境污染有了一定恐慌,對各地政府有能力管理好化工企業、確保它們的安全缺少信心。由于今天各地輿論場完全是相通的,任何一地出污染事故,都會將人們對環境污染的焦慮進一步推高。
如今中國很多地方的自來水供應已市場化,民營企業及外資企業的參與司空見慣,比如蘭州威立雅水務集團就是中法合資企業。如何確保這些企業不把追求利潤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這對城市管理也是一個挑戰。
中國各地的環境透支已普遍嚴重,公眾的心理十分脆弱,而國家的發展又不能停下來,發展與環保的統一很急迫。環境問題已是中國發展途中即使很小心也可能一腳深陷進去的沼澤地。
中國飲用水安全的防險措施需要再升級,對所有化工項目的環保監控也需更嚴格。準確說,這個國家不能允許再出嚴重污染事故,只要出了,就需嚴厲追責。由于每一個新污染事故都會對中國繼續發展重化工造成打擊,對事故責任人的懲罰必須考慮這些連帶損害。
蘭州市在不久前辟過謠之后,出了眼前這個事故,無論這兩件事是什么樣的聯系,政府公信力都被打進顆新的釘子。即使政府反應快拔出釘子,也會留下個孔。
其實中國很多城市都存在一定環境風險,而為了避免市民不必要的恐慌,城市當局往往在不出事的時候就拍胸脯,而一旦出問題,又會急于彌合公眾信心的缺口。這樣的官民溝通方式已經走向危機,探索重建官民圍繞環境問題的信任關系,顯然已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