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是近幾日蘭州市兩會代表委員熱烈討論的話題,這個話題之所以成為關注焦點,是因為新型城鎮化決定著蘭州市未來的發展動力和發展潛力。新型城鎮化順利開展,就能為蘭州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巨大的拓展空間,為轉型跨越提供穩定的平臺,為聚集發展要素提供強大的人力、資源、資金儲備。同時,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有利于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達到小康目標的共同實現。
黨的十八大強調,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八幕健笔菍ξ覈洕鐣l展階段和發展任務的科學把握,是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新決策、新部署?!八幕敝?,城鎮化地位特殊、位置關鍵,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任務。
具體到蘭州市這樣一個城鄉二元結構突出、鄉鎮經濟落后、城鄉差距明顯的欠發達地區而言,如何構建新型城鎮化的藍圖,確實需要依照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從實際出發,結合全市經濟發展的總體部署,統籌兼顧的展開。2月18日,袁占亭市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堅持新型城鎮化方向,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把促進人的城鎮化作為首要任務,發揮規劃引導作用,強化基礎設施支撐,加大以城帶鄉力度,努力探索“以產促城、園區帶動、多層次發展”的城鎮化路子。
什么是人的城鎮化?就是要以市場經濟為導向,打破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首先使人這個最重要的市場要素從分散走向集中,從農村走向城市。這就需要打開城門,降低門檻,改變土地、戶籍、社會保障等二元制度,培育城鄉一體化勞動力市場,改變現存的農業生產方式,理順
農村社區的經濟關系、城鄉之間的交換關系,通過一系列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都順應效益機制、市場機制的不斷變革,使農民能夠適應城鎮化生活,扎根城市成為市民。同時,打破城鄉二元結構,也有利于城市的人力、物資和資金向具備區域特色產業的近遠郊流動。
要使農民從沿襲數千年的傳統農業社會轉變為適應現代城市生活的市民,核心是解決宜居、宜業問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揮規劃引導作用,強化基礎設施支撐,加大以城帶鄉力度,努力探索“以產促城、園區帶動、多層次發展”的城鎮化路子。這個路子就是在著力解決新型城鎮化的宜居、宜業問題。蘭州新區是我們實現新型城鎮化的一個最重大、最具潛力的區域。蘭州新區作為再造蘭州的核心區域,其城鎮化規模和帶動效應遠遠大于一般的農村鄉鎮基礎上的城鎮化。同時,榆中、皋蘭、紅古等縣區依托蘭州市“3+8”的總體發展格局,打造了區域特色產業、全面推行“產城一體”城鎮化模式,實現產城良性互動、融合發展。
當然,要實現城鄉一體、融合發展的美好愿景,還有一個關鍵是落實社會保障一體化。新型城鎮化的兩大特征是人口自由遷徙和穩定就業安置,因而社會保障應當是一種普惠制、一體化的公共政策,保障對象必須是全體居民,尤其是那些失去土地保障的農民。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才能將城鎮化釋放出來的資源、人力和吸附力轉化為建設美好家園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