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價調整方案昨日公布,《關于北京市市屬供水成本監審報告》同步發布,這是北京首次在聽證會前公布成本監審報告。同時,還公開了北京市自來水集團職工工資,發改委還壓低了自來水集團呈報的成本,算是打破慣例。根據報告,現行水價一直低于成本。按照居民現行水價,若不算政府補貼,北京目前每立方米水虧損超2元。(4月3日《新京報》)
應該說北京此次水價調整做足了功課。水價“漲得明白”,調價方案才更可行,也更契合民意。作為我國首都,自來水漲價方案和聽證程序,將被不少地方所借鑒。而根據國家發改委、住建部年初發文的要求,2015年底前,全國所有設市城市原則上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未來,全國自來水調價將是大勢所趨。
恰好,此次北京自來水曬成本、曬工資,既表達了被監督的誠意,也方便公眾“量體定價”。未來各地自來水漲價,不曬成本就糊里糊涂漲價恐怕是無法服眾了。從這個角度而言,北京此次自來水調價程序上的進步值得表揚。盡管曬了自來水成本,甚至公開了自來水公司職工工資,這是否就意味著漲價就必然合理?
首先值得一說的是,自來水企業虧損在中國基本是行業普遍現象。但虧損很大程度是因為政府公共投入不夠,不少水企除了要承擔供水責任,還要負責管道建設維護、以及其他固定資產投資。而供水本身,其實很多還是有盈利的。不僅如此,即便政府投入不足,為何不少城市供水企業依舊是盈利的呢?那些不能盈利的水企,自身也應該找找原因,不能只想著漲價。
每個供水企業、每個城市有自己的情況,北京市自來水集團到底是因為什么虧損,這其實需要進一步去考究。如果簡單曬個成本說自己虧損,就提出應該漲價,這樣依舊不夠科學和嚴謹。
還不得不說的是,價格和成本、質量是密切相關的。不少水源地被嚴重污染,而自來水企業在制水設備的投入和水質提高上,卻沒有太多作為。因此,北京自來水調價的同時,這些問題也應同步解決。而這個問題如果推廣到其他城市,道理也是一樣。中國自來水問題非常嚴重,根據《新世紀》周刊的報道,2009年全國4000多個縣級以上城市的交叉水質檢測顯示,僅有58.2%的水廠出廠水質是合格的。未來,其他城市自來水調價,解決自來水水質問題必須同步。
另外,水價不是單純的自來水價格,還包括污水處理、水資源成本等等,有些問題的解決確實需要投入,自來水作為公共產品,用水者承擔部分責任也是應該的。但應該明確的是,提高水價中的哪部分價格,應該足夠透明;哪部分政府應該給與更多補貼,程序上要經得起考驗。
任何水價政策,都要考慮自來水的公共屬性。因此,至少普通家庭用水,只要在一定的用量內,水價再怎么提高(階梯水價)都不能過高。就目前實際情況而言,在這一點上,公眾的博弈能力不夠,相關部門必須堅定站在公眾一邊,稍微妥協吃虧的必定是公眾。希望此次北京自來水價格調整能兼顧考慮這些問題。既然成本都曬了,更進一步,大大方方地為其他地區做個好的示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