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正式印發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
這部文字多達3萬多字、共分30多章的規劃,無疑是今后中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最具宏觀性、戰略性和基礎性規劃。中國今后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也將按照這一規劃積極向前推進和實施。
對中國的新型城鎮化,不僅中國人十分關注、十分期待,世界各國也非常重視、密切關注。世界銀行前副行長、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就曾不止一次地表示,美國的高科技與中國的城鎮化是拉動未來世界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支撐斯蒂格利茨先生發表這種看法的主要依據,就是中國目前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只有53.7%,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更是只有36%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
而按照規劃所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則達到45%左右。可見,新型城鎮化將會給中國乃至世界經濟帶來多大的影響力和推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對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工作,外國專家、學者、媒體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并將其作為未來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之一。但是,中國國內的專家、學者和媒體卻表現得謹慎湞得多。他們既充分肯定新型城鎮化帶給中國的發展機遇和動力,同時,又都對此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擔心,如錢從哪里來、會不會再次掀起一場造城運動、會不會象目前的城市化一樣出現許多鬼城、空城和睡城等。
應當說,中國的專家、學者、媒體的表現是更趨理性,更了解中國實際的。他們所以對新型城鎮化有這樣或那樣的擔心,也絕對不是替古人擔憂,而是以往太多的教訓,讓他們不得不更加理智地看待現實,對待即將開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
事實也是如此,在已經邁出了很大步伐的中國城市化發展中,從總體上講是成就與問題并存、效果與矛盾同在,問題不能掩蓋成就,成就同樣不能忽視問題,最突出的就是地方政府用造城運動扭曲了城市化的真正目的,從而使城市化陷入了許多怪圈之中,使城市化給中國的發展留下了許多隱患,也帶來了資產泡沫的形成。
對中國來說,新型城鎮化無疑是一篇大文章,一篇可以決定未來中國發展走向、決定中國發展命運的大文章。如果這篇文章寫好了,寫出水平和深度、質量和效率了。那么,中國不僅可以繼續保持旺盛的發展力,以更加穩定、更加實在的速度縮短與美國的距離,成為世界上更加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也可以有效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等發展過程中難以逾越、但又必須克服的障礙。
那么,要實現這樣的目標,難點到底在哪呢?怎樣才能克服發展中的障礙和問題呢?從大的方向來講,新型城鎮化規劃已經說得非常清楚,那就是以人為核心、以人為本。但是,從具體操作來看,卻并不那么簡單和容易。因為,按照中國地方政府及其官員的一貫思維,只要講到“建設”這兩個字,就是大干快上、大拆大建,就是上大項目、建大工程、造寬馬路、修新大樓。中國目前的城市,可以說沒有一個不是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的。而由此帶來的城市面目趨同化、城市發展單一化、城市環境霧霾化、政府負債惡性化等方面的問題,可以說已成為中國未來發展的嚴重阻礙和障礙。
如果新型城鎮化繼續按照這樣的思維去建設,繼續讓具有這樣思維的官員去領導,那么,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就將面臨十分嚴峻的考驗,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不僅不能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甚至會成為中國的新的拖累。所以,中國必須吸取前一輪城市化發展的教訓,真正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突出以人為核心的目標。
要做到以人為核心,需要解決的最大難點就是地方政府的發展理念和建設思維。一方面,中國已經沒有條件、也沒有資本按照目前的思維進行新型城鎮化建設了。否則,中國會被壓垮;另一方面,按照中國地方政府及其官員的現狀,相當一部分官員除了大拆大建思維之外,似乎找不到其他發展的手段、發展的思路。所以,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必須先從地方政府這個最大的難點入手,讓他們的思維和觀念先進行轉變。如果不能轉變,就給他們換位子。從中國新的一屆政府組成以來對干部的調整方式和配備結構來看,一定程度上可能也是與新型城鎮化、全面深化改革等入手的。
可能存在的第二個難點就是,錢從哪里來。雖然在中國,錢到處都是。特別是社會資本,多得不知向哪里投,多得紛紛向海外轉移。但是,對經濟社會發展來說,卻又沒有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本。主要原因,就在于政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了越位的角色,承擔了太多不該承擔的責任,做了太多不該做的事。如城市建設、道路、廣場等。相反,如果能夠將更多的建設項目交給社會資本來完成,情況可能就遠不會象現在這樣了,政府也不會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就債務纏身了。所以,如何發揮社會資本的作用,讓政府負債建設變成社會資本投資,是必須解決的難題之一。
而另一個必須重視和解決的難點,就是新型城鎮化的建設質量與水平,亦即是造城還是造人,是將馬路和高樓大廈放在首位還是將人放在首位。如果是前者,那干脆不要提這個口號了。如果是后者,那么,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重新審視。首先,規劃必須符合以人為核心的要求,既要中看,更要中用,既要有外在目標,更要有內在要求。以交通為例,就要以公共交通為主,以切實減輕城市的道路與交通壓力;第二,配套必須完善,要在規劃建設過程中,將各種配套,如學校、醫院、各種社會福利機構等都配套齊全。同時,地上和地下的設施必須同步到位,地下設施要求要比地上更高;第三,資源的公平配置,亦即從規劃開始,各種要素資源的配置就要按照市場化要求,公平配置,科學設置,切不要象現在這樣出現嚴重配置不公平的現象,如讀書、看病等;第四,要量力而行,不要再象城市化一樣,為了一時之需、少數人所需,盲目建設、盲目發展、盲目求快,而是有計劃、有步驟、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推進。
如果能夠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有效克服各種難點,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不僅能夠成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也會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