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和荷蘭都是傳統的農業國家,這兩個國家的城市化卻走了不同的路徑。其差別不在于速度與規模,而在于農業現代化的程度。
巴西城市化的加速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的。在土地所有權不平等、投入少、農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等基本問題沒有很好解決的情況下,巴西進入了城市化快車道,在大約50年的時間里城市化率達到了86%。
巴西的城市化就像是在單行道前進,只有城市化的“去”,沒有農業現代化的“來”。在快速城市化期間,農業人口大批涌向城市,制造了延續至今的城市發展難題——就業壓力大、貧富差距懸殊和犯罪率高。初次走進里約熱內盧這座海濱都市的人,一定會在贊嘆其美麗景色的同時,驚詫于那漫山遍野的貧民窟。
目前巴西經濟已進入新的轉型期,其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就是彌補農業及其相關產業發展的短板。但是,要讓這些已經走進城市的居民重新回到農業和相關產業中去,困難之大可想而知。
巴西城市化的教訓告訴我們,對傳統農業國來說,成功的城市化必須與農業現代化同步。論農業發展的氣候、地理環境,巴西要優于荷蘭,但就是因為農業現代化沒有同步向前和不斷擴展,城市與農村被分割成為兩個不同的世界。
在荷蘭,則是另一番景致:城市化與農業現代化相輔相成,城鎮與鄉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論是在阿姆斯特丹近郊游覽“民俗村”,還是在阿爾斯梅爾參觀世界最大的花卉拍賣市場,游客都會對荷蘭城市化的農村與農村化的城市留下深刻的印象。
荷蘭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每平方千米達435人。但就是這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在世界農產品出口排行榜上,僅次于美國,列第二,其農產品每年的出口額高達800億美元。
農業在荷蘭無處不在,現代農業發展形成的輻射,已經伸展到了人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的脈絡之中。蔬菜、花卉、牛奶、飼料和畜牧等的研發、銷售、拍賣、運輸等等,很多原來與農活相關的職業,現在成了城鎮居民普通的工作。
荷蘭農業就業人口雖然僅占全國就業人口的2.8%,但從事與農業相關的研究、加工、銷售等行業的就業人口卻超過了全國就業人數的20%。全球25家最大的食品和飲料加工企業,有4家是荷蘭的,另外還有12家在荷蘭設有分廠或研發機構。農村與城市的職業緊密連為一體,城鄉差別逐步消失。
荷蘭的經驗說明,城市化可以是鋼筋水泥的“森林”向農村的伸展,也可以是大片花田和草場向城鎮延伸。農業現代化與城市化的同步,農村的城市化與城市的“農村化”攜手共進,才能奠定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