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任行業協會領導將大幅減少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表示,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即將出臺;社會養老將有稅費優惠
應該說,“以房養老”為老年人在家庭養老、社會養老、國家幫扶之外,增加了新的選擇,有利于盤活房產資源,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但“以房養老”在我國還是一個新鮮事物,受傳統倫理觀念、老年人預期壽命、房地產市場價格走勢等因素的影響,在實施中難免存在制約條件,需要邊試點邊摸索。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
本次兩會上,大病救助、社會養老等民生話題,依然是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未來社會救助政策將如何推進?“以房養老”試點進展如何?社會組織去行政化將如何進行?針對這些問題,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民政部部長李立國。
大病救助 提高封頂線和救助比例
新京報:《社會救助暫行辦法》5月起實施,當前的醫療救助水平現狀是怎樣的?
李立國:去年,全國共實施醫療救助超過1億人次,累計支出救助資金257億元,政策范圍內住院自負醫療費用救助比例達到55%。困難群眾的醫藥費得到了初步解決。
新京報:在困難家庭重病、大病的醫療費用問題上還會有哪些舉措?
李立國:民政部開展了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試點。下一步,將以城鄉低保、特困人員為重點,將救助范圍向低收入家庭中的困難人群延伸;提高封頂線和救助比例。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措施,常規醫療救助全面取消起付線,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救助比例不低于55%。簡化救助程序,提高“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質量。
新京報:有些家庭收入可能超過低保標準,但由于支出較大導致仍然比較困難。
李立國:低保制度全面建立后,困難群眾因收入低導致的家庭常年貧困問題得到了初步解決。但仍有部分群眾因交通事故、重大疾病及其他原因產生支出型貧困。下一步還要完善專項救助制度,在重點救助低保對象和特困供養人員的同時,逐步向低收入人群延伸。
新京報:未來是否要建立全面臨時救助制度?
李立國:目前民政部、財政部正在抓緊研究建立全面臨時救助制度,著重解決幾個問題:合理確定臨時救助對象范圍和救助標準。臨時救助事項和標準要由省級人民政府或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制定和公布施行,并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物價變動情況及時調整。
嚴格臨時救助審批管理。進一步規范臨時救助的申請、審核、審批等環節,并根據臨時救助救急難的特點,開展分級審批和后置審批。
落實救助資金。臨時救助資金籌集將以地方為主,地方各級財政應當將臨時救助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加大資金投入,同時,中央財政對財政困難地區給予補助。
以房養老 屬商業養老險可自由選擇
新京報:目前,一些大城市存在公辦養老院一床難求的情況。如何應對養老院床位不足的現狀?
李立國:民政部本級和地方各級政府用于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要將50%以上的資金用于支持發展養老服務業,并隨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
目前,我們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在投融資、土地供應、稅費優惠、補貼支持、人才培養和公益組織參與方面,進一步完善鼓勵政策。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鼓勵民間資本對企業廠房、商業設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和改造,用于養老服務。
新京報:目前空巢老人、失獨老人越來越多,但一些敬老院并不收他們。
李立國:去年年底,國家衛生計生委聯合民政部、財政部發布通知,要求對60周歲及以上的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成員、特別是其中失能或部分失能的,要優先安排入住政府投資興辦的養老機構。
新京報:對不接收特殊老人的養老機構如何監管?
李立國:養老機構收住老年人,簽訂入住協議時一般要求提供擔保人或緊急聯系人。丁克老人和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老年人沒有子女,部分養老機構擔心服務風險,不愿收住這些老年人。
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創設了“指定監護”制度,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親屬或其他與自己關系密切、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個人、組織中協商確定自己的監護人,解決了丁克老人和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老年人沒有子女擔任監護人的問題。養老機構沒有其他正當理由拒絕接受的,民政部門將在調查了解后予以處理。
新京報:“以房養老”有明確時間表嗎?
李立國:去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即所謂的“以房養老”。保監會目前正在就此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將部署開展試點工作。
“以房養老”,是政府保基本之外的一種市場行為。《意見》已經明確了政府保障老年人基本養老服務的責任,而“以房養老”本質上是一種金融創新產品,屬于商業養老保險,有條件的老年人可以自由選擇。
行業協會 “去行政化”總體方案將出臺
新京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社會組織全面去行政化,這方面會出臺相應的規定政策嗎?
李立國: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限期實現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真正脫鉤”的要求,即將出臺《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
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在人員、職能、機構、資產、財務等方面,都將會有具體的脫鉤措施和安排,現職公務員在行業協會商會擔任領導職務將大幅減少,從中央到地方各層次的行業協會商會,都將按照方案的要求有序開展脫鉤工作。
新京報:今后社會組織在承接政府轉移職能方面會有什么新趨向?會承接更多的政府事務嗎?
李立國:隨著行政體制改革的深化以及政府簡政放權步伐的加快,政府向社會組織讓渡的空間也越來越大。未來社會組織將會承接更多的政府轉移職能和事務,民政部門將做好相關工作,將政府部門不宜行使和可由社會組織承擔的事務性管理工作、適合通過市場和社會提供的公共服務,通過競爭性方式轉移給社會組織承擔。
同時,推進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對于教育、就業、醫療衛生、住房保障、文化體育、殘疾人服務等,都要逐步加大政府購買的力度。對于非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凡是適合社會組織承擔的,都可以通過競爭性購買方式由社會組織提供服務。
■ 數說
目前,全國養老機構達4.5萬家,擁有養老床位超過500萬張。到2020年,全國社會養老床位數將達到每千名老年人35至40張。
近年來,空巢老人持續增加,2013年已突破1億人。農村老年人留守現象突出,2012年約有5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