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上午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未來一年的立法規劃引起了廣泛關注。
張德江表示,要通過完善法律制度,加強環境管理過程控制,強化污染物排放行為監管,加大違法行為懲治力度,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大氣、水、土壤污染等環境突出問題,努力從根本上扭轉環境質量惡化趨勢。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總體部署的背景下,生態建設也成為地方“兩會”的關注熱點。
《法制晚報》記者對31個省份人大常委會報告進行了盤點,發現共有28個省份在2014年的立法規劃中提及環保立法。內容包括水、大氣、固廢等專項污染防治。
71城市空氣質量超標
2013年,是我國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的第一年,也是各省市開展PM2.5監測的元年。而在過去一年里,多地空氣污染警報一次次“拉響”。中國境內大面積出現霧霾天氣,尤其是長三角、東北、京津冀等地區,大氣污染程度已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相繼發出紅色警報。
昨天,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記者會上介紹,2013年,全國74個城市實施了新的空氣質量標準,根據去年全年的監測,74個城市只有3個城市達到了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其他71個城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超過新空氣質量標準的情況。
而從今年年初來看,空氣污染問題仍非常嚴重。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人民網就公眾關注的21個熱點問題展開網上調查。其中,“環境惡化”被網民選為中國目前最為突出的城市病。2月份環保部發布的《全國生態文明調查研究報告》指出,80.9%的受訪者對我國整體的環境狀況表示十分擔憂。
《人民日報》日前發表署名“任仲平”的文章,該文引用國務院授權開展的中國環境宏觀戰略研究報告稱,“中國的環境壓力比任何國家都大,環境資源問題比任何國家都突出,解決起來比任何國家都困難。”
重點治理水土和空氣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總體部署的背景下,生態建設也成為此前地方“兩會”的關注熱點,一些省份通過地方性法規的方式將生態保護納入法治軌道。
法晚記者統計,在31個省份的人大常委會報告中,共有28個省份在立法規劃提到環保立法方面的問題。其中,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是各地立法的重點。
比如,貴州省提出2014年重點制定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則提出,抓好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實施水土保持法辦法的制定或修改工作。
天津在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中提出,2014年將完成修訂《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啟動修訂《天津市環境保護條例》、《天津市引灤水源污染防治管理條例》,推動《天津市水污染防治管理辦法》上升為地方法規工作,制定頒布《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標準》、《在用非道路柴油機械煙度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等標準。
5省份用條例壓PM2.5
環保部在今年年初與全國31個省(區、市)已簽署《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為各地PM2.5或PM10年均濃度設定下降目標,國務院將每年對此進行考核。其中,京津冀PM2.5年均濃度下降目標為25%。
重壓之下,立法是確保各項政策有效落實的一大動力。
1月22日上午,經過三次審議的《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提交北京市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這是13年來,北京市人大首次在人代會期間審議并通過地方性法規,該法規于3月1日起實施。
大氣條例第5條規定:大氣污染防治,應當以降低大氣中的細顆粒物濃度為重點。這是國內首次將降低PM2.5納入立法予以明確。
北京市的做法也被各地所效仿。據記者統計,在2014年各地的立法規劃中,明確提出制定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的有5個省份,分別是天津、吉林、江蘇、湖南、貴州。
1月22日,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共同在北京發布的《國際人才藍皮書》指出,根據過去一年多所發生的移民情況,中國環境問題的加劇成為精英和富裕階層移民的重要原因。
法晚記者梳理發現,華北地區以大氣治理為主,長江沿岸地區則以水污染防治為主,南方則很多省份都提出了與水土保持相關的法規。
湖北省在今年兩會中審議通過的《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將進一步加強考核問責機制,將對治水不力的負責人實行“引咎辭職”。
而各省份在2014年立法規劃中,提出制定水污染防治條例的有4個,分別是遼寧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湖南省、安徽省,同時貴州省也將啟動水資源保護立法調研。
提出制定和修訂水土保持法規的有12個省份,分別是北京、遼寧、內蒙古、云南、廣西、福建、浙江、山東、山西、河南、湖南、海南。
序號 省份 環保立法方面匯總
1 北京市 制定水土保持條例
2 天津市 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立法
3 河北省 加強調整結構、轉變方式、社會治理、生態文明、改善民生等重點領域立法
4 遼寧省 制定大伙房水庫飲用水資源保護、水土保持、礦產資源管理等方面的法規
5 吉林省 制定大氣污染防治等地方性法規
6 黑龍江省 將檢查省農村公路條例和有關生態環境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
7 內蒙古自治區 實施水土保持法辦法,就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條例開展立法調研
8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圍繞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 制定和修訂有關水土保持的法規
9 云南省 制定和修訂有關水土保持的法規
10 廣西壯族自治區 切實抓好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實施水土保持法辦法的制定或修改工作,開展自治區實施飲用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條例的立法調研
11 福建省 制定水土保持條例,開展平潭濕地保護立法調研
12 浙江省 抓緊制定和修訂水土保持法實施辦法
13 上海市 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實施辦法
14 江蘇省 擬制定和修改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對循環經濟促進條例等立法項目開展調研
15 山東省 制定和修改水土保持地方性法規,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視察
16 山西省 修改水土保持法實施辦法
17 陜西省 重點審議陜西省節約能源條例(修訂)
18 河南省 制定或修訂濕地保護條例、 水土保持法實施辦法
19 湖北省 擬制定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森林資源流轉條例
20 湖南省 對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立法問題抓住不放
21 江西省 重點抓好經濟、民生和環境資源等領域的立法
22 安徽省 審議大氣污染防治、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氣候資源開發利用保護等法規案,常委會把大氣污染這件事列為今年工作重點,將在開展執法檢查、審議專項報告、進行專題詢問、組織“江淮環保世紀行”和代表專題視察等活動的基礎上,加快立法進程,并就大氣污染防治問題作出決定。
23 貴州省 重點制定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開展水資源保護條例立法調研
24 四川省 制定或修改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等領域地方性法規,切實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態文明建設等重點領域立法
25 重慶市 修正修訂《重慶市水資源管理條例》
26 青海省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制定氣象災害防御等法規
27 寧夏回族自治區 計劃制定、修訂自治區污染物排放管理條例
28 海南省 擬制定生態補償條例,修訂實施水土保持法辦法,擬修訂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松濤水庫生態環境保護規定
據31省份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整理
注:廣東、甘肅、西藏未查詢到相關規劃
針對大氣污染防治,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說,治理問題總的來說有三個階段,第一個就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第二個是溫室氣體和全球變暖的問題,第三個就是霧霾的問題。
韓曉平說,現在我們大氣環保的立法主要是為了治理霧霾的問題,建立一個新的共識。現在因為不同問題的治理它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而霧霾它是一個能源結構的問題。
“以前對污染物的排放是以罰款的方式來治理,但是恰恰是這種方式造成了污染的加重,因為環保局覺得罰款有利可圖。”韓曉平說,現在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環保治理結構有問題。
韓曉平同時認為,不能只立法卻不去落實,很多地方最重要的問題是有法不依。“我們靠地方環保局,而地方環保局這些干部是由地方政府任命的,而地方政府以發展地方經濟和GDP為中心,環保要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這就造成了環境治理上的不力狀態。所以從省級來說它面臨的就是地、縣兩級還有下邊的企業不守法。”
對于各地紛紛開始對環保問題立法,著名環保學者楊斌接受《法制晚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說,沒有立法的話,所有關于環保的強制行為沒有法律依據,這是環保立法的一個客觀需要,對于執法上也有幫助。對于環境的參與者包括企業、個人、事業單位等,立法也起到了約束監督的作用。
“但是我覺得環保立法這個問題,現在很多人都在提,其實關于環保方面的法律也不少,問題是在于地方執行力的問題。”楊斌說,不是沒有環保法規,而是在法規的執行上有問題。立法再多,執行上有問題,法規終究會成為一紙空文。楊斌認為,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認真執行現有的環保法。
“你只要做到這一點,我們的環境問題就不會出現日益嚴重甚至失控的局面,但是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在我們地方政府行政的思路及執法的形式。”楊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