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本是家人團聚、享受天倫之樂的日子,然而如今越來越多人既盼望春節的到來,又害怕回家,既渴望團圓卻又充滿顧慮。(1月17日新華網) 中國人在進行交往、建立關系的活動中往往遵循人情法則,從而表現出互惠互利行為。
春節本是家人團聚、享受天倫之樂的日子,然而如今越來越多人既盼望春節的到來,又害怕回家,既渴望團圓卻又充滿顧慮。來自親朋好友的比收入、比婚姻、比成績的無形壓力,以及高額的“人情消費”都成為催生“恐年族”的重要原因。(1月17日新華網)
中國人在進行交往、建立關系的活動中往往遵循人情法則,從而表現出互惠互利行為。春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也是人情法則表現最突出的時節。人情消費實際上也是維系、鞏固和建立關系的有效手段。建立新的關系很難,而基于血緣和親情已經建立了一定關系,逢年過節走動走動、送送人情鞏固這種關系就簡單得多。哪怕是親戚,長期不走動不交往也會漸漸疏遠。
人情消費并非毫無理性,社會學家費孝通審視人情消費現象,提出了“差序格局”理論。他以血緣、親緣和地緣為中心,認為中國每個家庭都有特定的人情圈,人情往來遵循特定的原則,維持著利益的均衡。
禮尚往來既然是互利互惠的,那么人情消費賬就不能只算一半。“恐年族”其實就只是算了自己的付出,而沒有把回報計算進去。報道中長沙市白領曾可這樣算的:“以前還是學生,在家過年可以收到很多長輩的紅包。但是現在已經工作了,要給孩子們壓歲錢、給長輩紅包,算下來就是好幾個月的工資呢。”曾可還記得以前收到長輩紅包的事情,現在輪到他自己發壓歲錢了,其實也在還過去長輩的人情。如果以后有了孩子,親朋好友同樣要給他家壓歲錢。人情迎來送往,紅包你送我還,經濟賬大抵是持平的。而維系這種人情關系,經濟賬還是其次,長遠來算,看不見的利益對中國人來說是更重要的。在中國如果沒有一點社會關系幾乎無法生活,不免遇到要求人的時候,即使自己不求人,家人也要求人,現在不求人,將來也要求人,求人就必定會欠人情。總不能遇到麻煩才臨陣磨槍。
人情消費若只算眼前的投入,而不綜合算回報產出,那的確覺得不劃算。“恐年族”把目光放開闊些,想得更長遠些,就不會畏懼這筆人情消費。不過話又說回來,親情是不能用經濟來衡量的,父母含辛茹苦把你養大,辛苦供你讀十幾年書,平時最想你念你的都是他們,逢年過節有假期,卻因害怕多花錢,不回家看看,那會讓父母多失望啊。
有的年輕人很怕親朋好友問“結婚”“生孩子”等問題,雖然常常是哪壺不開提哪壺,讓人難以啟齒,但是這也是關心的體現。不是一家人,誰會把這些私事放在心上?正因為是最具家庭觀念的中國人,有的事已然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個家族的事情。正因為是一家人,他們為你的“個人大事”操心,沒對象為你介紹,要生孩子為你聯系好醫院好大夫。
另外,文化層次有差異,為了不至于冷場,“結婚生子”才是人人有談資的事情。可惜家人的真心實意,“恐年族”卻嫌煩,這已不全是發問者的問題,“恐年族”或許也該檢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