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清光緒年間的安氏大院,周邊有上千年的安氏古墓園、300多歲的古樹相伴,是附近安氏宗親的圣地。如今,因“合村并城”,它被“限期拆除”。為此,原新鄭市龍王鄉廟后安村的安氏后人們寢食難安。(1月3日《大河報》)
這邊是拆遷人員的振振有辭:“老建筑剛好在村中央,要是附近都拆了,留幾處老宅子也不好看不是?”那邊是記者的觀察:“廟后安村村口,一字排開的三座高大門樓更顯壯觀。這三座門樓最吸引人的,是保存完整的磚雕:鏤空的麒麟、飛舞的鳳凰騰云駕霧,惟妙惟肖,各種吉祥花飾、福壽字刻,工藝精美。”在拆遷者看來,這不是“文物”,只是“老建筑”,更“不好看”;而在民眾看來,這不僅僅是“老建筑”,更是文物,是文化,并且“壯觀”和“工藝精美”。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是否好看的問題,雙方的認識何以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呢?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干渠也曾為“百年老宅”繞開,不知道現在新鄭市是什么比南水北調更重要的工程,能讓“百年老宅”消失呢?誰能經得起這樣的考問?此前,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工程涉大量古代文化遺存,山東省高度重視施工過程中的文物保護工作,采取“避讓”、搶救性發掘等辦法——避讓了20多處文物點,發現和保護了大量珍貴文物、遺跡。相比之下,“不好看”的說辭實在讓文明蒙羞。南水北調工程為“百年老宅”繞道,真的只能作為一種奇跡而存在嗎?
數據顯示,近30年來全國消失的4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毀于各類建設活動。在“大干快上”壓倒一切的城市建設面前,文物保護常常處于有心無力的境地,一邊對斥巨資新建豪華博物館、氣派音樂廳、現代化歌劇院等津津樂道,一邊對不斷毀掉的文物熟視無睹,“讓道”城市建設。對此,公眾是憂心忡忡但卻無可奈何。
根據相關法規,當經濟建設與文物保護出現沖突時,應該是經濟為文物保護讓路,但現實恰恰相反,甚至出現惡意破壞古文物的行為。從近年來文物古跡與城市建設之間越發激烈的較量來看,某些地方官員的行為邏輯只有一個實用主義:歷史文化古跡能變現成多少現成的利益,文化古跡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成為攫取金錢的籌碼和政績。正因為如此,“不好看”成為拆遷文物的擋箭牌時,同樣驗證著時代的淺薄與貧瘠。
文物是人類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的一個縮影,其產生與發展受到社會、自然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就筆者的看法,“河南百年老宅遭當地政府征遷”是對歷史文物缺少敬畏感,也是常常用金錢目標來衡量物品價值大小的結果,更是利益邏輯、政績思維深入滲透到文物保護事業的反映。應指出的是,文物保護不僅僅是一個文化命題,更是一個社會命題。惟有拋棄實用主義思維,站在文化和文明傳承的立場上來看待文物,公眾期待的大工程為文物繞道的“奇跡”才能成為常態,在所謂開發和工程名義下肆意破壞文物的現象才會盡可能地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