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12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分析城鎮化發展形勢,明確推進城鎮化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基本原則、重點任務。李克強在講話中論述了當前城鎮化工作的著力點,提出了推進城鎮化的具體部署。
促進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
會議要求,要緊緊圍繞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穩步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水平;大力提高城鎮土地利用效率、城鎮建成區人口密度;切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高度重視生態安全,擴大森林、湖泊、濕地等綠色生態空間比重,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和環境容量;不斷改善環境質量,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開發強度,增強抵御和減緩自然災害能力,提高歷史文物保護水平。
會議要求,要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要優化布局,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宏觀布局,把城市群作為主體形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要堅持生態文明,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的干擾和損害。要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
會議討論《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
會議提出了推進城鎮化的主要任務。第一,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第二,提高城鎮建設用地利用效率。第三,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第四,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第五,提高城鎮建設水平。第六,加強對城鎮化的管理。
會議還討論了《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有關部門將根據會議討論情況作出修改。
亮點
全面放開鄉鎮和小城市落戶
【會議摘要】
要以人為本,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
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解決好人的問題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從目前我國城鎮化發展要求來看,主要任務是解決已經轉移到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問題,努力提高農民工融入城鎮的素質和能力。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要堅持自愿、分類、有序,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因地制宜制定具體辦法,優先解決存量,有序引導增量。
【解讀】
農村人口城市化將是長期過程
目前,我國已實現52%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但只實現了35%的戶籍人口城鎮化率,17個百分點之差使2億多名農民工難以享受到城鎮基本社會公共服務。“這降低了外來人口的收入和認同感。”內蒙古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于光軍說。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放開建制鎮和中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此次會議將這一內容重申,體現中國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提高城鎮化質量的思路與決心。
“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問題肯定要解決,但要有進度、有順序,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搞一刀切。”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徐洪才說。
那么,誰先誰后呢?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要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
“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說明這部分人是城鎮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為城鎮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應首先解決這部分人中有能力、有意愿的落戶城鎮。”中國社科院副研究員陳飛說。
陳飛認為,農村人口的城市化將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由于歷史欠賬和財力所限,城鎮化應堅持量力而行和盡力而為的原則,首先解決存量問題,隨著制度的完善和財力的增加,再逐步轉向以市場無形之手解決增量問題。
綜合新華社、新華網報道
專家分析
“新型城鎮化規劃值得期待”
會議提出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方向和實現道路引發各界高度關注。分析人士認為,此次會議為中國新型城鎮化規劃、政策定調,并對如何攻克推進過程中“難啃的硬骨頭”提出新思路。
“推動城鎮化,必須緊緊圍繞轉型升級和深化改革,不是沿用傳統、粗放的方式,大肆進行土地開發和造城運動,而是通過人的安居樂業來推進。”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丁元竹說。
在此前的城鎮化進程中,一些地方大拆大建、人為造城,出現了諸多問題,此次會議被認為是正本清源,步入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的風向標。
受訪專家普遍表示,本次會議討論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值得期待。
“由中央制定一個城鎮化規劃很有必要,先確定城鎮化區域,哪些區域值得發展,哪些不適宜發展,并確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的原則非常重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說。
丁元竹表示,中國在水資源、土地資源、生態資源、人口資源方面的集中度不重合,因此,加強城鎮化合理布局,避免人口過度集中導致的生態危機,可以讓中國走上人與自然協調、可持續的城鎮化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