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南京出臺霧霾應急方案:紅色預警時學校停課
時間:2013-11-21 12:50:42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王璟 張可 

  昨天,南京市教育局正式出臺了《南京市教育系統污染天氣應急處置工作方案》,要求各區教育局、直屬學校指定專人負責重污染天氣應急處置工作。在南京大氣污染預警與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通過公共媒體等渠道發布有關重污染天氣預警后,要在第一時間根據預警等級自行啟動應急處置方案。

  校長無奈:每天都要澆水

  “我們學校周圍有很多施工項目,加上天氣不好,學校里總是灰蒙蒙的。孩子們一進行戶外運動,更是塵土飛揚。無奈之下,新學期學校專門雇人每天兩次澆水,盡量緩解污染帶來的傷害。”南京一位中學校長無奈地表示,環境污染對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有害,在這樣的情況下,學校要開展相應的教育,包括提醒學生出門戴口罩。

  據了解,進入秋冬季節,南京的霧霾天氣成高發趨勢,10月以來,除個別日子空氣質量良好外,大多數時間里南京市的空氣質量處于污染狀態。“遇到污染天氣,如何帶孩子開展體育活動就成了傷腦筋的事。”南京一位小學校長告訴記者,如果讓孩子在污染的環境下還進行戶外運動,會擔心污染影響孩子健康。因此,什么樣的天氣能組織孩子什么樣的活動,急需出臺相關的措施。

  “紅警”發布時學校停課

  昨天,《南京市教育系統污染天氣應急處置工作方案》正式出臺。根據規定,大氣污染達到黃色(一般)預警時,學校應減少組織學生戶外活動,兒童及心臟病、肺病患者、特異體質學生應留在室內,戶外工作人員減少戶外工作時間或采取防護措施,學校在建施工工地增加灑水降塵頻次。

  橙色(較重)預警時,學校停止學生戶外體育等課程、停止學生戶外活動,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兒童及心臟病、肺病患者、特異體質學生必須留在室內,避免體力消耗。工作人員則要避免戶外工作,增強必須在戶外作業人員的防護措施。此外,還應停止學校內在建施工工地的土石方作業,做好現場揚塵管控措施。

  紅色(嚴重)預警時,學校停課并及時發布通知,做好因未接到停課通知到校學生的看護工作,加強對留校學生的看護,采取一切必要的防護措施。學校內全部施工工程也要停止,除必須堅守的崗位外,教職員工實行彈性工作制。

  根據要求,南京市大氣污染預警與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發布污染天氣預警解除通告后,學校應及時恢復正常教學秩序。南京市教育局同時要求,各級各類學校應面向師生廣泛開展大氣環境保護和污染天氣下自我防護知識教育,教會學生掌握污染天氣條件下的基本保護常識,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焦點三問

  各種顏色的預警都是什么意思?

  黃色預警:24小時內可能或已出現PM10或PM2.5分指數超150,預測未來48小時可能超100。24小時內可能或已出現能見度小于3000米的霾。

  橙色預警:24小時內可能或已出現PM10或PM2.5分指數超200,且預測未來24小時可能超150,24小時內可能或已出現能見度小于2000米的霾。

  紅色預警:12小時內可能或已出現PM10或PM2.5分指數超300,12小時內可能或已出現能見度小于1000米的霾。

  紅色預警南京發過沒有?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南京市政府今年1月下旬出臺《南京市大氣污染預警與應急處置工作方案》。10個月以來,并未發布過紅色預警,但發布過兩次橙色預警。第一次是今年1月26日,最近一次是11月8日,當時南京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221,為五級重度污染。

  根據《方案》,橙色預警下,除倡導停駛少駛車輛,重點企業限排、限產、停產,處于基礎階段、土方作業、園林綠化階段等易產生揚塵污染的工地應停止施工和渣土轉運。

  停課通知能否及時送達?

  不只是南京,北京市教委日前也出臺規定:遇到空氣嚴重污染時,中小學、幼兒園將停課。

  不過,另一個問題隨之而來。就在上個月21日,哈爾濱出現霧霾天氣。當天早上7點,氣象臺先后發布霾橙色預警和大霧紅色預警信號。7點20分左右,許多中小學生家長才接到中小學停課一天的通知。

  此時,已經有很多學生提前趕到了學校。在一些學校校門口,接送學生的私家車停在路上。不少市民質疑,應急預案何時能真正“應急”?發布渠道何時能更快捷有效?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