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菜農從壽光拉菜進京賣,一斤蔬菜從壽光到北京新發地市場的平均費用約為0.5元,其中兩級批發市場的收費被指“坐地收錢”。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每年收“進門費”3億元,一車菜須繳千元。(10月30日央視《經濟半小時》)
蔬菜供銷的兩端,一頭是菜農要通過辛勤的勞動來增收,一頭是城市居民希望買到價廉物美的菜品來降低生活成本。但在很多地方,無論哪種蔬菜生產的豐歉,居民都難以買到價格適中的菜,這種現象產生的根源,就在于蔬菜流通成本的居高不下,正如央視報道的,一車菜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市場的進門費都要1000元,市民面臨的菜價焉得不貴?
批發市場巧立名目對蔬菜征收各種附加費用,并不具有理所當然的合理性,不過是其依恃自身的壟斷地位使然。蔬菜價格維系著民生,政府理應將農產品批發市場定位為公益事業,一方面,應當降低這一領域的準入門檻,讓更多的經營者參與公平的市場競爭,通過市場之手消除菜價中的壟斷利潤;另一方面,需要創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經營模式,在信貸、稅收、補貼上予以政策傾斜。嚴格調控相關費用的收取額度,最大限度地讓利于民。這種作為,是政府體恤民生、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體現。
破除蔬菜流通“最后一公里”的障礙,政府須有積極的作為。無論是蔬菜批發市場或是社區菜場,其經營管理絕不能以所謂市場化之名,完全由壟斷經營者把持。一車菜繳上千元進場費現象,再次凸顯了突破菜價暴漲的“最后一公里”的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