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譚少容報道)霧霾天氣對居民身體健康、交通狀況以及經濟發展都會造成哪些不利影響?造成霧霾的原因究竟有哪些?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在霧霾在我國大江南北肆虐之,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于10月30日下午在住建部舉辦主題為“我們生活在霧霾中……”的茶話,環保技術標準研究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梁興印、住建部科技委原智能建筑專業委員會專家組副組長毛劍瑛、武警總醫院副主任醫師張永青、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秘書長蔡義鴻等參加座談,揭開霧霾背后鮮為人知的秘密。
最近,以哈爾濱霧霾給人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不便,大家討論得更多的話題是霧霾造成的危害。近年來,我國霧霾發生次數越來越頻繁、發生的范圍越來越大,河北和北京成為了霧霾的重度污染地區。
“環境保護部門的壓力也很大,我們這個標準委員會也承擔了標準研究制訂的義務”。身為環保技術標準研究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梁興印和他的同事長期以來投身于環保技術標準的研究。他說:“為了改善空氣質量,我們用倒逼機制,強行啟動有關行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據了解,很長時間里,許多行業沒有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標準,許多工廠零裝備(廢氣處理裝備),零技術(廢氣處理技術),直接把廢氣排到空氣里。慢慢地,鋼鐵、水泥、電力、紡織印染、農藥、制藥、包裝印刷、化肥等行業都在加速制訂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梁興印說,除了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還有可揮發性有機氣體等,都是形成霧霾的原因之一。氣溶膠形成的機理是什么,這些問題仍在研究之中。溶膠來源于許多廢氣,來源于和人們息息相關的許多行業,如裝修行業、餐飲業、汽車的尾氣排放、其他一些工業,甚至于取暖、燃氣的使用。
武警總醫院副主任醫師張永青對霧霾的危害深有感觸:“我長期在呼吸科專業工作,尤其是霧霾天氣,門診病人成倍地增加。炎癥的發生,一個原因是微生物引起的炎癥,如病菌等;另一個原因是化學物質和物理性的剌激,引起人體的非特異性炎癥。咽炎、鼻炎、過敏感性氣管炎以及哮喘病人等,在霧霾天氣發作的特別多”。她說,我們的呼吸道有一定的防御功能。從人體解剖來講,從鼻子一直到肺泡,對微粒的防護有清除和免疫的功能,一般來說,越小的微粒,對人體的損害也越大。霾的直徑一般是0.001微米至10微米,這是灰霾的主要成分,是肉眼看不到空中飄浮的顆粒物。它包含很多灰塵、重金屬、硫、鹽、酸以及有害的微生物等,如果把這些東西吸收到我們的身體里,會有很大的危害。張永青建議,遇到霧霾天氣我們應該關閉門窗,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減少對霧霾的吸入,減少對身體的影響。出門的時候帶上口罩,可以對霧霾起一定的抵御作用。另外要注意休息,提高肌體的免疫力。
毛劍瑛教授曾是住建部科技委智能建筑專業委員會專家組副組長,她認為,霧霾來了,人在什么樣的室內也難以躲避霧霾,再好的空調也難以隔絕室外的霧霾入侵室內。“一遇到霧霾天,人們常說,老人和孩子不要出門。至于家里的空氣怎么樣呢,誰也不知道”,毛劍瑛說,“關著窗戶人的感覺很難受,空氣總是需要流通的。室內空氣質量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目前沒有有效的手段。如果采用過濾網方式,想要過濾掉進入室里的PM2.5等細顆粒是不可能的。如果采用室內凈化的方式,是否是有效的方式以及價格的問題都不明確。所以解決室內空氣質量問題,還是要從解決室外空氣質量這個源頭問題抓起”。她認為解決霧霾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關系到全民的健康問題,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