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東北和京津冀等多個地區接連遭遇嚴重霧霾。呼吸新鮮空氣,看到藍天白云,成為灰霾之下民眾的迫切期盼。
秋冬季節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氣象條件,北方開始供暖、燃煤鍋爐產生粉塵,這是近期霧霾頻襲的重要因素。不過,深層次的原因,無疑還是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導致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遠超環境容量,我們頭頂的天空不堪重負。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這些霧霾“重災區”,國土面積占全國8%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的排放量卻占到全國的30%,每平方公里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區5倍以上。在這些區域,霾不但秋冬常有,夏季也時有發生,今年6月份北京霧霾日數就達18天。1—10月份,河北、天津、浙江、江蘇等13個省(市)霧霾日數均為歷史同期最多。
大氣污染問題是經年累月形成的,治污減霾注定是一場持久戰。倫敦、洛杉磯等大城市也曾遭受嚴重空氣污染困擾,經過長期努力才逐步解決。我國仍然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中,煤炭等能源消耗量大,機動車在不斷增加,不同區域的污染物相互影響,治理難度比倫敦、洛杉磯等地要大得多。
今年9月,國務院公布了各界期待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空氣質量改善的具體指標:到2017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經過5年努力,使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
這是一場攻堅戰,實現這一目標,說到底還是要靠深入推進相關領域的改革。如果單純依靠末端治理緩解環境壓力,例如限車限行,如同揚湯止沸,很難取得實效。只有以改革完善體制機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才能從源頭控制污染,這是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
發展方式和路徑的變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據河北省初步測算,今年全省實施大氣污染防治項目需要投入近千億元,僅企業停產限產,預計會影響規模以上工業增速2—3個百分點,影響地區生產總值增速1個百分點以上。還清污染欠賬,陣痛總是難免,但如果將其作為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打造經濟升級版的重要抓手,作為改善民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具體行動,齊心協力真抓實干,加快形成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大氣污染防治新機制,換來的可能就是嬗變和新生。
治污減霾是一個重大的民生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發展問題,無疑不能單純指望自然界的風。惟有改革攻堅深入推進,生態文明新風蔚然,才能徹底驅散霧霾,留住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