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永泰古城于明朝建成之時,城方圓幾十里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平川沃野,城背后山林茂密,可藏千軍萬馬。可近幾十年來,由于生態環境惡化嚴重,水資源嚴重匱乏、土地沙化和鹽漬化、森林覆蓋率急劇下降,迫使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向外轉移,古城人口從1300多人銳減到100多人。(10月20日《新京報》)
其實在西北像這樣因生態惡化而被廢棄的村落還有很多,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如今卻要人們被逼著背井離鄉,去陌生之地尋求生存,怎不叫人悲愴?但這其中卻又蘊含著多少的無奈:留者,自然災害頻發,實在是難以生存;去者,不再有熟悉的人,相似的生活習俗,甚至是那親切的口音。但是為了活下去,真的是不走也得走,如今該村僅剩下6戶人家在等音信就是最好的佐證。
西部大開放已經進行了很多年,我們也認識到了保護西北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其不僅關系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全局,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題中之義。但是由于西北地區本身生態環境的脆弱性以及發展滯后導致的開發保護不足,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遏制,這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每年沙塵暴肆虐華北地區,越來越多的西北地區被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列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這都說明了西北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與緊迫性。
而在此,對于西北生態環境惡化的危害筆者不做過多的贅述,畢竟尋求問題解決之道,讓類似與甘肅永泰這樣的西北枯城變得更宜居才是關鍵所在。
眾所周知,類似于生態治理,讓人類生存環境更宜居的資本投入在短期內是形不成投資回報的,更談不上剩余收益,這也就注定了這一行為主體必須由政府來充當,也只有靠著公共財政的傾斜才能讓枯城更宜居。
在這種語境下,一方面需要騰出足額的財政支出,直接用于生態環境的治理與枯城基礎設施的改善,另一方面,必須要加快發展有市場效益的產業,從而加大對公共財政投入的支持。但是拿甘肅永泰來說,目前再進行巨額的公共財政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顯然是不合適的,畢竟現今當地人口已經所剩無幾,但是生態環境的治理與改善卻是長遠的,是造福子孫后代的惠民工程,而這也是當地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
所以,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態勢必須要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將其作為一個長久系統的工程來做,而像甘肅永泰這樣枯城的形成卻也給了我們不少的警示。也就是說,在遵循保護生態環境的發展原則下,必須要加大公共財政支出用于生態環境治理,這是一個基本前提,而接下來更需要去關注那些正在形成的枯城,在公共政策上給予傾斜,從而將其扼殺在“搖籃”之中。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全面落實包括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而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正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因此,必須要加大公共財政的傾斜力度,改善西北地區的生態環境,也只有這樣,才能讓這些枯城慢慢地變得宜居,也讓更少的人為了生存而背井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