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商報訊 昨日,記者跟隨市教委走進永川區幾所普通中小學發現,隨著我市城鄉均衡教育的推進,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當地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教育,每位學生都擁有適合自己的學習環境。
讓小學生走進工廠社區
地處城郊的青城路小學,學校的學生們大多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但他們在學校的學習生活,甚至比城區學校的孩子更幸福。他們常常能夠走進工廠、走進社區,了解科技前沿、動手美化家園,由此從小就漸漸愛上了科學。而這一切,都得益于學校的“愛環保、愛科技”的特色教育。
該校校長李安樹介紹,在這樣的特色教育下,該校一名農民工子女考上了北京大學。
墨香校園浸潤孩子心靈
“筆墨紙硯,夢想童年。”走進興隆學校,操場周圍的書法碑銘十分引人注目,“我們努力營造墨香校園文化,從育人環境上與城市學校縮小差距。”興隆學校校長王達衛介紹,學校的班級均以喜歡的書法家命名班級,比如一年級的顏真卿班,六年級的王羲之班等。同時,學校還用“墨香課堂”浸潤孩子心靈。
青峰初級中學校地處永川城郊,校長曾佑全介紹,作為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學校每學期通過開家長會、給學生開會、主題班會等形式,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安全習慣、文明禮儀、孝親敬長等行為習慣。
“要教好學生,搞好教師隊伍建設是首要工作。”吉安初中校長張步兵介紹,為此,學校要求校領導帶頭當班主任、擔任主要學科任課教師,課上得怎么樣,都有專門的機制來考核。
普安小學校長楊軍介紹,作為一所農村留守兒童學校,學校非常關注每名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校將行政人員分片,利用周末帶領老師去學生家里家訪,通過家訪拉近了家庭、學生、學校的距離。
跳竹竿舞伴孩子們成長
臥龍初中校長蔣旗說,養成教育是該校最大的特色。學校共為孩子們列出了五大類幾十種目標。比如第一個層次是行為能力,包含學會穿戴、走路等基本行為習慣,第二個層次是學習能力,包含學會計劃、聽課等10多種,第三個是發展能力,包含閱讀、思維等10種。
“每種目標下面有一些方法提供給學生。把這些能力教給孩子比多背誦一些知識更有用。”蔣旗說。
在西北小學,學校的校園文化、校本課程、學生活動都跟永川的“茶竹文化”有關,該校校長楊天靜介紹,學校結合永川茶竹文化,營造“茶竹文化”的文化氛圍。學校還組織專家和該校師生共同編寫了《竹韻茶香》校本教材,并聘請專職茶藝教師教孩子們跳竹竿舞、唱茶藝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