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中國,想在一下午逛遍巴黎和威尼斯嗎?可以。中國開發商模仿著名歐洲城鎮建了不少社區,如位于浙江的“廣廈天都城”。這里看起來頗像巴黎,雙重斜坡屋頂、狹窄煙囪和陽臺……還有“埃菲爾鐵塔”。(見9月22日《環球時報》)
“一下午逛遍巴黎威尼斯”,這個連法國人和意大利人都未必敢想的事,中國人卻可以輕易“實現”了。而這恐怕還不只是個別城市所獨有的景觀。名曰“香榭麗舍”、“威尼斯水城”的房地產項目,早已遍地開花。不要說“一下午逛遍巴黎威尼斯”,就算是“一下午逛遍歐洲”,恐怕也只需看幾處樓盤,轉幾個小區,便能輕松搞定。
的確,有道是“距離產生美”。正如神秘的東方古國對于西方人具有不小的吸引力,歐陸風情同樣也令不少國人心向往之。既然如此,城市社區模仿歐洲城鎮與建筑,未嘗不可。事實上,國內一些城市因歷史留存下來的西洋建筑群,也具備濃厚的異域風情。無論是上海外灘的萬國建筑群,還是鼓浪嶼上的西洋公館,抑或是青島八大關的德國別墅區,等等,漫步于這些異國建筑群,的確宛如置身異國他鄉。而這些歐式建筑群確實為這些城市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旅游與經濟收益。
現實情況是,時下那些冠以歐洲小鎮、異域風情的房地產項目,大都獲取了不菲的收益。有了歐洲風格的標簽,不少地方的房地產項目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既然有成功經驗在先,建歐式小區這事就不能籠統認定為一廂情愿,不能簡單地貼上“山寨”標簽。
不過,“一下午逛遍巴黎威尼斯”,這樣的規劃究竟是出于怎樣的考量?是否符合當地百姓的審美觀點和對未來生活環境的預期?尤其是當國內城市一窩蜂地上馬所謂的“香榭麗舍”、“威尼斯水城”,甚至曾曝出某地“400億元打造歐洲小鎮”的消息,與其說是在復制美好,毋寧說是在炒作,這些直奔短期收益而去的“巴黎”與“威尼斯”,能否獲得預期的效果,就值得掂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