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濟南市運署街上,有一條人行道的寬度僅有20厘米,勉強能供一個人側(cè)身通過,被附近居民戲稱為“史上最窄人行道”。記者聯(lián)系到濟南市歷下區(qū)市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他們說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么窄的人行道,是因為運署街本來就比較窄,如果將人行道修寬的話,就不能保證雙向車輛的正常通過了,他們也是迫不得已。(9月14日《京華時報》)
如此窄的人行道已經(jīng)失去方便行人通行的作用了:20厘米尚不及一個成人的肩寬,如何讓人順暢通行?我們發(fā)現(xiàn),面對質(zhì)疑,當?shù)厥姓块T的回應是,為了保證機動車雙向通行,只能迫不得已“委屈”人行道了。如此一來,仿佛“最窄人行道”是出于無奈,但細究之下,便能發(fā)現(xiàn)其在道路建設上保機動車通行、輕行人路權的思維模式。
在街道本身比較窄的情況下,為什么只能是保證機動車通行,犧牲人行道寬度?這是對行人路權的嚴重輕視。實際上,在道路較窄的情況下,理應首先保障行人通行,這也是道路規(guī)劃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所以,出現(xiàn)了僅20厘米的人行道,不是“迫不得已”,而是在車輛通行和行人路權之間的“厚此薄彼”。
進一步而言,較窄的街道一般并非城市主干道,而窄街巷四周多為居民生活區(qū),如果實在迫不得已,也應收窄機動車道,甚至變成單行道,進而為行人出行提供便捷。并且濟南這條最窄人行道附近就有小學和中學,學生在此通行的安全隱患可想而知。從濟南的道路地圖中也可以看出,在這條運署街南側(cè)不遠處就有一條同為東西走向的主干道,因此運署街拓寬人行道,改成機動車單行線,非但不會影響交通秩序,還會使得道路更暢通、行人出行更安全。
說到底,各地時常出現(xiàn)的窄得離譜的人行道,都不是因為迫不得已或?qū)嵲跊]辦法,而是沒有把方便行人安全出行放在首要的考慮因素,若能真正重視行人路權,就會發(fā)現(xiàn),解決所謂的“最窄人行道”,其實有很多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