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就在馬路對面,可中間卻隔了一條車流滾滾的大馬路,成人過街尚且有些提心吊膽,更何況小孩?家住渝北區龍湖紫都城的王先生最近總算把懸著的心放下來了:余松一支路與大城小院之間將新建人行天橋,以后,就可以放心讓兒子到對面的龍山小學讀書了。(9月12日華龍網)
隨著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如重慶和其他大都市一樣,目前仍存在“過街難”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過街設施數量不足、間距較大、自動扶梯以及無障礙設施的配置不夠。為此,筆者認為,在此次擬建100座過街設施時,要努力做好以下點,不再留下“安全隱患”。
首先,城市是我們的家園,無論是人行通道、人行天橋,還是交通信號燈,它們的設計和使用,必須把人性化的理念放在首位。這就要求城市建設者,要優化和完善城市過街設施的規劃設計,切實做到科學、合理、可行,并經過嚴謹的評估,具有前瞻性,還要方便日后維修、改造和保養,切忌不要留下安全上的“盲點”。過街設施屬城市公共設施,還應建立起相應的、全方位的安全應急機制,做到有備無患,才不至于“臨時抱佛腳”,并注重普及和提高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讓市民掌握,并在應急時使用,以此提高城市應急公共管理水平。
其次,重慶在過街設施建設中要務求實效,統籌兼顧,優先考慮市民衣、食、住、行的實際需求,注重基本民生條件的不斷改善,使過街設施建設既廣泛吸引和借鑒國內外先進城市的經驗,也將規劃、設計方案及施工要求向全社會公開,廣泛征求本地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做到集思廣益、公開透明,確保其建設按規劃實施不走樣。
結合重慶“山城”的特性,要因地制宜,更要有為民務實的情懷和責任擔當,要擺脫單純建筑的狹隘理念,放遠目光,開闊胸懷,包容和接納一切有益過街設施建設的種種猜測甚至惡言惡語,以此消除市民對過街設施建設的各種怨氣,從而提升重慶過街設施建設的規劃與決策水平。
再則,要維護城市過街設施的安全秩序,關鍵在于維護法律的嚴肅性。除了大力普及安全知識外,還要加大監管力度,因為過街設施安全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只有發揮好政府和相關部門、廣大市民、新聞媒體及第三方中介機構的作用,綜合治理,嚴格監督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讓過街設施真正成為市民舒適的安全通道,而不是成為每一個市民過街的“奪命殺手”。
期待重慶的過街設施在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上能有更多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