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已走過30多個年頭,第一代農民工大多出生在1950至1960年代,也到了知天命之年。由于收入低、故土難離等原因,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不會在城市頤養天年,而是會選擇葉落歸根,回到農村。據估算,目前全國農民工總數近2.3億人,其中50歲以上、面臨養老困境的農民工已高達3600萬。(據2013年8月28日 《法制日報》)
目前,我國農民工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城市臟、累、差的體力活和高危行業。農民的身份與工人的職業使得他們處于城市與農村之間的“邊緣地位”,這種尷尬的身份不僅給農民工的心靈帶來創傷,更使許多本應屬于他們的社會權益得不到實現。實質上,他們舍家拋業進城務工,就是賣腕子,靠拚身體吃飯。打工,要能掄得起大錘,扛得動鋼筋,干得了最臟最累的活,忍得住各種欺辱。然而,當歲月耗盡了體力,當挺直的腰板變得佝僂,當矯健的步伐開始滯重,當衰老成為無法回避的話題,不管他們愿意不愿意,被迫回鄉養老將成為不二選擇。
30多年來,第一代農民工在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付出與回報卻始終難成正比,由于各種原因,農民工的勞動報酬一直偏低,還經常遇到惡意欠薪難題。而農民工往往既要在城市生活,又要撫養子女、贍養父母,生活消費的剩余還要用于自身發展需求,即使較富裕者其養老儲蓄也捉襟見肘,真正能夠買得起養老保險的人更是寥若晨星。如果他們的晚年養老生活只是單純依靠年輕時期的非強制性存款,那也意味著這批為城市現代化作出了巨大貢獻的農民工,大部分將在老年時期成為社會最貧窮的弱勢群體。
“養兒防老,積谷防饑。”眼下農民工群體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隱憂是,農村無法養老,城市拒絕養老。農民工傳統養老方式一般有三類:一是回農村依靠承包的土地養老;二是靠年輕時儲蓄積累來養老;三是依靠子女實行家庭養老。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口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這些傳統的養老方式已無法適應上億農民工的養老問題。其實,不僅第一代農民工存在養老難題,而且年輕農民工心中也有“老了怎么辦”之憂。
尚已習慣了城市生活不愿回農村,但城市又不存在他們養老的可能,農民工養老難題如何解決?一句話,政府是破解3600萬農民工養老困境的第一責任人,政府要有責任擔當。隨著第一代農民工整體步入老年,這一特殊群體的“超齡”打工生活、背后的辛酸以及即將到來的養老困局,必須進入政府的視野,引起高度重視,擺上議事日程,并采取切實措施積極解決。
應當承認,我國現行的以市縣為統籌區域的養老保險制度,存在著地方政府不積極、轉移接續難等諸多問題,影響了農民工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效果。養老保險基金區域統籌與農民工跨地區流動較大的矛盾,以及當前的城鄉差異現實,決定了破解3600萬農民工養老困境必須加快立法步伐,完善相關法規制度,通過建立全國統一的農民工社會養老保險體系,出臺全國統一的農民工養老保險關系異地轉移與接續辦法,以及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扎實管理監督,確保農民工不論轉移到啥地方,都可以憑卡繳納保險費,憑卡領取養老金,讓農民工真正老有所養、病有所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