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布后,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又于近日公示,重慶市再添2個,涪陵區大順鄉大田村和酉陽自治縣可大鄉七分村收錄其中。截至目前,重慶市已有16個中國傳統村落。(8月28日 華龍網—重慶商報)
重慶坐擁16個中國傳統村落,這樣的消息顯然讓人欣慰,但同時又有些許失落。欣慰的是,總共8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著16個的中國傳統村落,可見重慶這片土地上對農村傳統村落,以及其承載著的鄉土文明,還是有著相當的濃密程度;重慶人或還可以籍以生出很多慶幸或失落,因為在中國城鄉建設轟轟烈烈進行數十年之后,還有這么多的鄉土文明“碎片”得以保存。盡管從客觀事實上,傳統村落的保存良好,也可能反襯出這些地方的經濟狀況相對落后。
如果將重慶星羅棋布的十多處“中國傳統村落”,放在一段較長的時間長軸上看,現在被得到的高度重視,或正應了一句老話“來得慢一點,但并不見得就一定會差一點”。從公布出來的資料來看,重慶的部分“中國傳統村落”,比如九龍坡的走馬、涪陵區的大順鄉等,已經成為本地旅游文化產業中的“主角”,并在傳承保護、以及旅游開發等多個角度的價值取向中,找到了相對更適合自身狀況的平衡點。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中國傳統村落”之于社會經濟、尤其是“大農村、大山區”背景中的重慶區縣經濟發展,不亞于增補出效應不可預期的“興奮點”或“增長極”。也正因為如此,重慶對“中國傳統村落還應該有著更為細致、而理性的姿態。
還是那句老話,慢一點沒什么,但不能因為圖一時之快,而把老祖宗好不容易留下來的好端端的東西給糟蹋毀壞了。因此,涉及“中國傳統村落”所在的區縣,千萬不要頭腦發熱,盲目對“中國傳統村落”及其周邊的生態,進行“追風式”的破壞性開發,而應該著眼于不折不扣地嚴肅保護,和在此基礎上的保護性開發利用。
另一方面,就整個重慶的宏觀層面來說,也不能抱回了“中國傳統村落”這樣的“金字招牌”就撒手不管,甚至令其自生自滅;而應該抓緊借鑒學習國內外對鄉土文化、山村村落保護的經驗教訓,結合國情,更根植于重慶的具體實際,盡快出臺整體的規劃、保護、開發利用總略,并腳踏實地地將每一樣工作細節,體現于目前的16個、或以后可能更多的“中國傳統村落”的呵護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