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一直備受關注的廣州詩書路民國建筑沒有逃脫被開發商“偷拆”的命運,隨后,蘿崗先秦古墓又被地鐵施工方毀壞。一次次的文物、歷史建筑被破壞引起廣州人對老廣州城寶貴文化遺跡日漸消失的擔憂(據8月5日《工人日報》消息)。
在地產商的“金元政策”下,廣州的歷史建筑被鋼筋水泥所取代,這種現象也存在于其他的城市建設中。
7月19日齊魯網報道:山東淄博市級文物暫保單位——張店圓樓被破壞,建筑主體消失殆盡;7月15日《大河報》報道:河南省級保護文物——清代宛南書院東講堂遭強拆,九間清代建筑成廢墟;3月28日《南京日報》報道:某施工單位涉嫌違規建設,導致南京市的五座六朝墓葬被夷為平地……
誠然,中華文明薪火相傳五千余年,歷史建筑遍布神州大地,但如果放任現代化的鋼筋水泥大行其道,且不論城市的文化氣息將煙消云散,只說子孫后代將面臨文化枯竭的窘境。
歷史建筑的消失除地產商在作祟外,結合前文的新聞報道,或許還有如下原因:一是某些地方政府貪圖政績工程,謀求短時間內提升GDP數據,忽視對地產項目的嚴格審批;二是地產商對歷史建筑的違規拆除,其罰款金額與投資收益相比,違規成本偏低;三是文化遺跡的所有者缺乏文物保護意識,容易被地產商的拆遷補償款所收買;四是文化遺跡的產權復雜,很難被納入文物保護的范圍。
不過,欣慰的是,在歷史建筑的保護方面,民間力量正在迸發能量。據《工人日報》消息:廣州民間文物保護協會小組、廣州河南地小組、廣州舊城關注小組、越秀區知名網站“古粵秀色”……這些民間組織利用群眾資源豐富的優勢,走街串巷地挖掘隱藏在大都市里的歷史建筑,為這些文物古跡奔走吶喊,在“拆”和“護”的博弈中,成為“護”方的中堅力量。
畢竟,民間力量不是決定性的,基層的疾呼需要頂層的響應。當然,完善對歷史建筑的法律保護和加大對違規拆遷的處罰力度是題中應有之義,但不是全部。
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周濟光認為,政府在城市發展與歷史保護的平衡中要發揮積極作用,最好把目前需要保護的地塊篩查一遍,做好統一規劃……保護歷史建筑要防患于未然,“事先”做好篩查、規劃工作,不僅有助于摸清城市的歷史文化命脈,也有助于在城市的社會發展中避免鋼筋水泥的肆意侵蝕。
同時,廣州市政府正在研究專項資金的管理辦法,已初步確定了6000萬元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用于文物維修、考古發掘、鼓勵社會參與等方面的工作。面對誘人的地產利益,與其希望地產商流淌“文物保護的血液”,不如加大對文物保護的財政支持,特別是搶修經費的投入,要使歷史建筑既能“存”下來,也能“活”下去。
城市的歷史建筑不能被鋼筋水泥所取代,關鍵在于平衡城市發展和歷史保護的關系。廣州市在吸取歷史建筑被無端破壞的教訓上,后續的一些積極舉措無疑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