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棚戶區改造,促進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
住房問題是重要的民生問題,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健康發展。房子是安身之所,更是心靈的港灣,有房才有歸屬感和幸福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居民的住房條件明顯改善,但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低收入和特殊困難群眾居住條件較差,城市棚戶區大量存在。作為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棚戶區改造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既利當前、又利長遠。因此,實施棚戶區改造,意義重大。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棚戶區居民住房困難、居住環境差的問題。特別是自2008年中央啟動包括棚戶區改造在內的保障性安居工程以來,我國大規模改造棚戶區取得了顯著成效,越來越多的棚戶區居民住房條件得以改善,由此也促進了城鎮面貌更新和經濟增長。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各類棚戶區改造任務依然艱巨。據調查,截至目前我國仍有超過1200萬戶城鎮低收入和少量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居住在棚戶區中。正因如此,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棚戶區改造。會議決定,今后5年再改造城市和國有工礦、林區、墾區的各類棚戶區1000萬戶,其中2013年改造304萬戶。逐步將非集中成片城市棚戶區統一納入改造范圍。同步建設配套市政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確保同步使用。
這樣看來,棚戶區的改造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實施,穩步推進。筆者認為,在棚戶區改造的過程中須奏好以下“四部曲”:
其一,合理規劃是前提。當前,大多數棚戶區布局極不合理,環境極其惡劣,有的甚至有安全隱患,給居民出行和日常生活造成極大的不便。因此,實施棚戶區改造,應優化棚戶區改造規劃布局,以方便居民就業、就醫、就學和出行等,確保工程質量安全,使居民住房條件得以改善。
其二,尊重民意是基礎。棚戶區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讓人民群眾滿意是最終目的。因此,在推進棚戶區改造過程中,應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禁止強拆強遷,依法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把好事辦好。
其三,經濟發展是力量源泉。城市建設的最根本目的是為了帶動經濟的更加繁榮發展,棚戶區改造作為當前城市建設的中心工作,也是重大發展工程,可以接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政府部門應以此為契機, 拉動投資、消費需求,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其四,責任落實是關鍵。會議明確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重視并加強對棚戶區改造的領導,省級政府是責任主體,并把責任分解落實到市縣和有關部門。各地可根據自身實際出臺具體舉措并加以貫徹落實,并嚴格責任追究,對于違反制度規定的人和事必須一律依紀依規嚴厲懲處。
對還居住在棚戶區的人們來說,搬進舒適安全的新家是他們的現在最迫切的夢想。作為棚戶區改造的責任主體,政府部門應切實肩負起這個重擔,加快棚戶區改造步伐,確保完成改造任務,讓人民群眾早日實現他們的“安居夢”,讓更多的人得到實惠。
我們期待,越來越多的棚戶區“破繭蝶變”,實現由臟亂差向凈潔美的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