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城市化進程以工業化為主要驅動力。在過去50年里,韓國敏銳地抓住了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的歷史機遇,吸收消化先進技術形成了自己的產業鏈,在國際制造業鏈中逐漸參與到了高附加值的環節當中,實現了向發達工業化國家的轉變。制造業和服務業競爭力的提高為韓國贏得了寬廣的國際市場,為韓國國民創造了充足的城市就業機會,使韓國的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制造業的現代化發展對生產性服務業提出了更復雜和多樣化的要求,帶動金融、保險、商業信息、通訊、物流、管理咨詢、廣告和工程工業設計等服務產業進入了分工細致和專業化的快速發展階段,創造了大量服務行業就業機會。居民收入的提高也刺激了消費和社會保障服務行業的發展,提高了韓國城市化的質量。
韓國政府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補助實現了農村與城市協調發展。在經濟建設過程中,韓國政府不遺余力地投入資金支援農村基礎建設和機械化發展,克服了輕壯年人口向城市轉移和農業人口老齡化加劇導致農村生產力下降的難題。韓國政府還采取以工哺農的政策方針不斷提高了農戶收入占城市人口收入的比例,縮小了城鄉二元化的差距。此外,韓國政府及時調整土地分配和流轉制度,避免了土地集約化程度過快造成農業人口失去保障和集約化程度過低阻礙規模化生產的問題。
首爾作為韓國核心城市的人口聚集效應由強轉弱。為引導人口和工業向首爾以外的地區集中,韓國政府采取在首爾市限制工業污染、提高工業稅收,在首爾以外的新工業區降低稅收和財政補貼的辦法把制造企業遷移到首爾以外。韓國政府主導開發的首爾-仁川和首爾-水原兩個方向的工業區帶最終吸納了從首爾市遷移出的制造業。凈流入首爾的人口在1975年達到高峰以后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在韓國城市化發展的末期,核心城市的人口聚集效應消失,更多的人選擇到核心城市周圍的道級城市群區域工作定居。
韓國城市住房長期處于緊缺狀態。韓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主要特征是城市土地稀缺、城市化進程中家庭戶數增長迅速和房屋供給長期緊缺。1998年以前,韓國政府為解決低收入人群的居住問題,采取戶型面積管制和制定房價上限等政策主導房屋建設,房屋價格在嚴格的管制下長期低于市場價格,導致開發利潤低,建設積極性下降,銷售回籠資金難以迅速投入新的住房建設,使韓國房屋供給落后于經濟發展。1998年后,政府取消了戶型管制和價格上限,房地產業進入了政府主導與市場自由發展并行的階段。
韓國在達到不同城市化率時的行業表現各異。伴隨城市化發展,韓國產業結構不斷升級。城市化率達到50%前后(1976~1980年),機電、冶金、化工和建筑板塊的股市表現明顯超過大盤。城市化率上升至60%期間(1980~1984年),電子、機械制造、金屬制品和交運板塊顯著跑贏大盤。城市化率到達70%前后(1986~1990年),證券、保險、銀行和金融機構板塊顯著跑贏大盤。城市化率到達80%前后(2000~2004年),汽車、造船、電子和醫藥等板塊跑贏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