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城鎮化經驗:政府需傾聽民意企業應積極創新
時間:2013-04-02 10:16:19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日本已進入城市化成熟階段后期,其所經歷過的諸多問題,是正處于城鎮化初期的中國所面臨,或即將面臨的難題。
日前,在上海舉辦的2013年中國城鎮化國際高層論壇上,中日雙方的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代表對中日城鎮化發展的經驗進行了深入交流。日本城鎮化中政府傾聽民意、企業積極創新的經驗值得中國借鑒。
以人為本的新價值
曾在日本留學的同濟大學交通工程系教授楊曉光認為,日本政府在城市規劃中注意到了城鎮的宜居化,非常關注居住和移動的效率,以及生活的便利、教育的發展和環保的推進,而并非簡單地構造一個物理空間。
他提出,日本也特別注意通過產業升級來推進城鎮化,再進一步向城市化發展。另外,日本發展第三產業并鼓勵農業的機械化和傳統文化的傳承等經驗,也是楊曉光認為中國需從日本汲取的經驗。
日中經濟協會北京事務所所長田村曉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中國的政府需要更多地傾聽民眾的聲音和需求。唯有如此,民眾才會將城市當作家園去保護,主動參與可持續的城鎮化建設。
日本北九州市環境局環境國際部長內藤英夫提出,日本治理環境的原動力其實源自于市民的環保意識和民間環保人士的努力。而日本國際協力機構北京事務所所長中川聞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強調,政府的職責是制定環保相關的法律法規并嚴格執行,但在制定的過程中,必須尊重當地民眾的意見,讓這一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相關的群體參與其中。
內藤英夫表示:“我們要創造以人為本的新價值,創造一個當地人愿意生活的宜居城市,并且具有活力的活性城市。“正如中川聞夫提出的那樣,日本政府始終非常重視傾聽民眾的意見,而這也是日本的民眾和民間組織愿意主動且積極參與節能環保的重要原因。
嚴格的法律是企業外部動力
除了民眾的參與,日本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民間企業的貢獻。日本的東芝、三菱和豐田等企業在推進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中的創新技術和理念,無疑成為日本可持續發展的極大動力。
內藤英夫表示,從1972年到1991年的20年間,日本用于防止公害的費用是8000億日元,70%是由國家政府、縣政府、市政府付的,30%是由民間企業負擔的。
不只是資金,東芝(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兼研究開發中心所長佐田豊提出,東芝通過統和以及云處理的事業來進行能源管理,另外東芝還會向社會提供高效率的硬件設施。
在企業的創新動力中,除了企業本身國際化的需求,中川聞夫對本報記者表示,民眾和市場的利益引導也是企業積極參與可持續發展的原因。另外,嚴格執行的環保法律和法規也是企業的外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