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第六屆全國民工子女教育研討會在上海師范大學召開,本次會議主題為“城鎮化和民工子女教育”。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中國大地上催生了農民進城務工的“民工潮”,由此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也就成了一個時代性的話題。
縱觀整個發展歷程,上海市政府積極應對,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民工子女教育的政策和措施,投入巨額資金支持來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教育,使上海民工子女教育逐步經歷了由排斥到接納、由歧視到公平、由無序到規范的發展過程。
短短數年,上海不僅成功解決了民工子女全面接受義務教育的難題,而且積極探索民工子女初中后在滬接受職業教育的新途徑,取得了明顯成效。
但不可否認,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全國各地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上海轉移的人數在相當長時期內仍將有增無減,上海在民工子女教育領域仍有諸多接踵而來的難題亟待解決。
本次研討會針對“城鎮化進程中的民工子女教育問題”,與會專家各抒己見。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所所長唐曉杰從上海基礎教育資源配置的現狀出發分析了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就學政策。
他認為,從發展趨勢來看,當前和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上海人口總量仍將繼續增長,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城市運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將經受更大考驗。因此,一方面要調控人口數量的增長,另一方面要界定公共服務覆蓋的范圍,優化人口的結構。
唐曉杰提出向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提供梯度教育服務的就學政策設計思路:學前教育階段有選擇地提供教育服務,義務教育階段實現義務教育全覆蓋,高中教育階段可根據基于居住證的積分提供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服務,最終實現科學合理布局、配置教育資源。
研討會上,上海市奉賢區教育局局長陸建國談了實現教育公平夢的區域責任與使命,分別從我們身處何方、我們是怎么做的、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我們該走向何處四個角度談了區域民工子女教育狀況。在他看來,隨遷子女教育問題不僅僅是教育問題,成為涉及人口管理的綜合性社會問題;隨遷子女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管理脫節;大量隨遷子女涌入使流入地面臨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教育資源不足成為矛盾頻發區;大量新建學校帶來教育內涵發展存在問題;師資結構性矛盾突出;融合教育任重道遠,并進而期望完善隨遷子女教育制度和法規、盡快建立和推行全國統一的電子學籍制度、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大力推進民辦學校發展、提高隨遷子女教育質量。
如何讓外來務工隨遷子女融入現代城市這個話題成了研討會的熱點。廣西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李露談了廣西少數民族民工子女城市社會融入問題的研究狀況,他認為教育融入的基礎是家庭主導下的個體流動與定居的選擇,教育融入的關鍵是民族性影響下的民族融合與心理行動模式,教育融入的宏觀要素是教育組織參與的社會資本、政策結構與位置擺放環節。
杭州市天成教育集團的王迪從基于公民意識教育培養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社會歸屬感的角度,幫助外來務工隨遷子女這些“蒲公英”融入城市家園。具體培養策略有:讓其參與校園生活,培養對小環境的認同;讓其體驗城市人文,培養對大環境的認同;讓其愛家鄉之民俗共享,做傳播文化的小使者,盡量讓公民權利意識教育成為培養安全感的舞臺。
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姚文忠說,城鎮化進程中的民工子女教育,需關注民工子女的學習狀態、學習進程和學習體驗。
中陶會民工子女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冷鎖金為與會人員介紹了城市化背景下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初中后教育研究狀況。調查研究表明,初中畢業后在上海繼續就讀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及其父母的主要期望,以白領和灰領為特點的職業是大多數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初中后教育的學習意愿和職業取向。
冷鎖金表示,解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初中后教育問題對上海發展有重要意義,不僅有利于培養上海未來的建設者,提高新上海人的素質,更有利于社會穩定。
“所以,要以開放的胸襟,著眼于未來城市發展的需要,開放上海職業教育。有條件地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逐步敞開高中教育大門。探索建立與城市化相匹配的能容納外來學生流入的教育模式和機制。重視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家庭教育,營造融合外來群體的和諧城市文化,造就新一代城市移民。”冷鎖金說。
據了解,本屆研討會由中國陶行知研究會主辦,上海師范大學協辦,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民工子女教育專業委員會和上海師范大學陶行知研究中心承辦。來自北京、浙江、江蘇、廣西等省市的大學教授、中小學校長和教育行政人員等近百位嘉賓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