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張建黨的兒子張圖無法在京高考,無奈之下,他將孩子送進國際班,準備出國留學。隨后,具有美國國籍的前妻提供援助,兒子很快能以美國公民身份參加“美國高考”。 更奇妙的是,只要變成美國人,孩子又能在北京參加高考了,根據教育部政策,外國僑民享有直接參加北京高考的資格。(《中國周刊》5月23日)
在人們“寧贈友邦,不予家奴”的嘲諷聲中,又一名“高考移民”獲得了在非戶籍所在地參加高考的資格。這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因為戶籍局限,不能在居住地參加高考的學子們,只要能想出辦法,都會竭盡所能爭取自己的高考資格,這其中,“高考移民”便是一條終南捷徑。
在“教育公平”的求索過程中,中國社會見證了太多因戶籍原因而頭撞南墻的學子,有的悲情地離開了戰場,回到戶籍地重新戰斗,有的則抱著微弱的希望,期待高考戶籍改革的落地,還有的則以飛蛾撲火之態聲討制度,渴盼能扭轉命運。在2012年那場著名的“異地高考戶籍約辯”事件中,江西女生占海特不屈不撓地展示出一個弱勢學子挑戰制度與成見的姿態,但最終仍屈服于拒絕改變的制度之下。
與悲催的占海特相比,張圖顯然是個勝利者,只是這種勝利并非每個異地高考的學子都能取得,在大費周折的過程中,一個合法的中國公民卻需要通過成為他國公民后才能在本國的另一個城市高考,這無疑令人沮喪。因此,盡管張圖以“僑民”身份拿到了本應平等享有的高考資格,但也是“雖勝猶敗”。美國“公立學校之父”賀拉斯·曼曾說過:“教育是實現人類平等的偉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類的發明都偉大得多。”但顯然地,國內一起起因戶籍而抗爭的事件表明,教育與公平隔著無法跨越的天塹,這道天塹不僅僅是承受不公平待遇的學子心中的傷痕,更是中國城市在教育發展中所遭遇的無法突圍的困境。
“高考移民”或許不失為一記良策,但只是對個人而言,于整體,于社會,它仍然是一個下下策。張圖式的學子固然可以利用自身資源“迂回救國”,但相應地,當他擁有了異地高考資格后,也使得其他不具備這種資源的弱勢學子異地高考的希望更渺茫。“高考移民”的合法化除鼓勵有資源的人更強勢地占有不多的資源外,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存在的因異地高考而生的“城市之困”,在遷徙不自由的制度枷鎖中,這只會導致弱勢階層的學子在無法破除制度封堵的前提下,離教育權利越發遙遠。
“當初是受盡歧視的隨遷子女,現在卻成了待為上賓的外僑。不僅可以在京高考,還能加10分。”這是無奈,也是嘲諷。在戶籍限制、教育資源分配、社會用人制度等各項配套改革難以啟動的現實語境下,中國的教育公平始終步履蹣跚。而“取消高考戶籍限制時機尚不成熟”的官方態度,又令“異地高考”這個城市病痛始終無法痊愈。有條件的學子可以移民,無條件的只能哀嘆“生不逢地”,或許,這一“浮世繪”日后作為奇談被提起,痛感將永遠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