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05-15 10:43:26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李倩
近日有消息稱,《全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經過了多次修改,目前整體框架和方向已經確定,將在即將召開的全國城鎮化工作會議后正式對外公布。該規劃涉及了20多個城市群、18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和1萬多個城鎮的建設,涉及了幾億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改變。從過去200多年國際城鎮化的發展進程看,城鎮化不僅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在機會,成為我國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新的動力源(600405,股吧)泉,并且也將為我國保險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現代意義上的城鎮化是指由工業化帶來大規模的人口從農村向城鎮的遷移以及由此導致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轉變。而工業的迅猛發展,收入的快速增長,大大提高了人們的消費能力,促進了城市商業的繁榮。隨著城市人口密度的提高,工業分工的精細化,城市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事業將迎來巨大發展空間,銀行、保險等金融服務業也將因此迅速得到發展。因此,工業化的推進導致了城鎮化的繁榮,而城鎮化的推進與服務業的繁榮進一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催生了新的行業和生產部門,使經濟結構更加側重第三產業。保險業無疑將可在其中發揮保險保障和投資建設兩大重要作用。
首先,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居民財富的增長,人們對保險保障需求水平也將會大幅度提高。以壽險為例,有研究報告顯示,若城鎮化率上升1%,保險密度將提高5%。若2020年城鎮化率從目前的52%上升至60%,則目前壽險市場可擴大85%。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就曾表示,城鎮化帶來2~3億人進城,將成為保險新的服務主體。而當前我國城鎮化率剛過50%,按戶籍人口計算則僅為35%左右,遠低于發達經濟體,也低于處于相同發展水平的經濟體,未來發展空間十分巨大。
其次,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農村金融需求結構也會隨之改變,從而要求金融機構對農村金融供給的產品和制度進行創新。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支配資金的增加,對保險的認識更會隨之提高,會增加醫療保險、旅游保險、健康養老以及投資理財等保險金融服務需求。因此,保險機構不僅可以為城鎮居民提供簡單的保險產品,更應該為新的城鎮化居民提供多樣化的保險產品。
同時,城鎮化進程的推進,除了需要保險業提供更多的壽險、財險、健康險等保險保障外,保險資金也將是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資金支持。有分析指出,未來3年的城鎮化總投資需要25萬多億元,而資金缺口則達11.7萬多億元。2012年保險資金運用余額6.85萬億元,在23個省市投資基礎設施僅為3240億元。城鎮化建設的資金需求顯然為尋求長期穩定投資收益的險企資金提供了一個合適的投資機會。可以預期,隨著保險投資新政的不斷完善,保險資金將通過債券、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托等途徑參與城鎮化建設,讓保險投資收益率中樞水平得以進一步提升。
回望多年前,深圳從一個小漁村開始蛻變,中國的城鎮化建設已經進行了30余年。但是盡管如此,與美國相比,我國的城市化率也只達到其二十世紀20年代的水平。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城鎮化單獨論述,并列為今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各地也紛紛推出各自的城鎮化發展規劃和目標。這些表明,新一輪城鎮化建設大幕正在拉開,我們的城鎮化發展之路才剛剛開始,險企的機遇還有很多。市場需求將會迅速增長和多元化,保險業作為現代服務業,也將依托城市發展進一步得到擴張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來,為治理“壽險銷售誤導”等行業頑疾,提高營銷員素質、加大檢查及違規處罰力度等多項措施已經實施,保護保險消費者權益也被提上日程,在市場競爭較為充分的一線城市,這些治理措施對震懾銷售誤導行為已經產生一定效果。但是,在保險密度較低的更為廣闊的市場中,保險營銷員憑借“天花亂墜”肆意銷售的做法仍較常見。業內人士不無擔心地指出,這恐為城鎮化進程中保險日益“進入尋常百姓家、深入人心”的未來形象,埋下不小的隱患。因此,綜合治理行業頑疾,大力規范市場秩序,盡快改變發展方式,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才能讓保險業適應城鎮化發展進程,獲取城鎮化發展最大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