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顧問提示:日前,從青島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青島市正在加快新型城鎮化總體布局,未來10年左右擬在全市規劃建設1057個新型農村社區,其中嶗山區30個,黃島區(含開發區、保稅港區)215個,城陽區40個,紅島經濟區11個,即墨市215個,膠州市154個,平度市277個,萊西市115個。
日前,從青島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青島市正在加快新型城鎮化總體布局,未來10年左右擬在全市規劃建設1057個新型農村社區,其中嶗山區30個,黃島區(含開發區、保稅港區)215個,城陽區40個,紅島經濟區11個,即墨市215個,膠州市154個,平度市277個,萊西市115個。
青島市按照“因地制宜、先易后難、有序推進”的原則,今年計劃新開工建設100個新型農村社區,去年已經實施了102個。按照一年100個新型農村社區的開工建設的速度推進,總任務計劃用10年或者更長一段時間基本完成。
今年第一季度已開工19個,其中嶗山區1個,黃島區5個,城陽區3個,即墨市3個,膠州市2個,平度市3個,萊西市2個。
青島市委農工辦主任、市農委副主任竇宗君表示,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是加快推進青島新型城鎮化的必然趨勢。青島市城鎮化率已達67%,中心城區和區市駐地人口規模已達320萬人。預計到“十二五”末,青島城鎮化率將達到75%,近70萬農民將轉移進入城鎮。
竇宗君表示,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農民轉移進入中心城區和次中心城區的成本越來越高。青島市目前有近450萬農民還生活在農村。青島市選擇了加快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構建“中心城區——次中心城區——重點中心鎮——新型農村社區”的新型城鎮體系的路線,引導農民實現“離土不離鄉,就業不離家,進廠不進城,就地市民化”。
今年新開工的100個新型農村社區分布在各區市規劃區內48個,分布在黃島區和四市傳統農村地區52個,分別占52%、48%;共覆蓋538個村莊、15.6萬戶、49.4萬人;原有村莊占地約10萬畝,規劃社區建設占地4.4萬畝,全部建成后可節約土地5.6萬畝,節地率為56%。
竇宗君表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最大的難題還是資金的問題,資金問題是一個最大的瓶頸。也就是說錢從哪里來。青島市目前已經找到了解決社區建設資金的基本途徑。
青島市對農村社區建設分兩類:一類叫“開發建設類”,一些中心鎮、功能區和城中村,通過市場化的運作來推進,充分發揮市場的機制和市場作用,動員企業參與推進和開發。另一類無法市場化的,這一類叫“傳統農村社區集聚類”建設,采取以下幾個途徑解決:一是通過增減掛鉤、節約土地、有償使用,取得社區建設資金。二是通過政府扶持資金和專項資金對基礎設施給予補貼,對貸款融資給予擔保和貼息解決一部分資金問題。三是鼓勵和動員企業參與,緩解資金壓力。四是通過農村集體和農民出資建設。基本是通過多元籌資的渠道,推進農村社區的建設,保證社區建設中集體不形成新的債務,農民不增加更大的負擔。
青島市從今年開始新設立專項資金,重點用于農村社區的建設。還確定了相關扶持政策,包括2012至2016年,市財政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每建成一個達到標準的新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和特色經濟園區分別補助200萬元,由區市財政按同等比例配套。2012至2015年,市財政每年安排平度市3億元、萊西市2億元,專項用于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對傳統農村集聚類社區建設免收政府性基金、基礎設施配套費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由建設單位上繳的稅收屬地方留成部分予以返還;自2012年起,連續四年市政府每年安排1萬畝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保障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引導金融機構支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制定出臺鼓勵企業參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具體措施,引導各類企業通過整體開發、合作建設等形式參與支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