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黨組書記戴相龍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養老金確實有缺口,靠公共養老金養老根本是不行的,并建議選擇適當時機考慮延長退休年齡至65歲,推遲養老金領取年齡。無論養老金的缺口,還是退休年齡的延遲,對今天的中國人來說,都屬于“致命敏感”的話題——我們未來的養老有保障嗎?
理性回答這個疑問,需要實事求是評價中國當前的社會保障體系。從統計數據來看,2011年中國14個省份養老金收支不平衡,18個省份盈余1957.07億元,即便不算上財政補貼,全國范圍的養老金仍有結余,絕不存在整體意義上的缺口問題。但同時,中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空帳高達2.2萬億,這種歷史原因形成的“記賬方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未來的支付能力與繳費壓力。
正因此,伴隨老齡社會的快步行進,中國養老保險制度必須要改革,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退休年齡的彈性化。國際上看,發達國家男性退休年齡多為65歲左右,女性60-65歲,均高于中國當前的男女退休年齡。將退休年齡逐步向后推遲,并通過區別化、彈性化的方式來實現,是降低未來的養老金壓力、維護代際公平的必然出路。
其實,這些道理的生成、論述并沒有多么復雜,在學界、政界也早已熟知,那么為什么一旦觸碰民意,就會遭致習慣性的劇烈反彈?一個可能的解釋,在于這些概念、表述過于專業,加之一些媒體的斷章取義、推波助瀾,使得原本脆弱的輿論防線一觸即潰。需要改革者深思的是,為輿論“糾偏”、平復心理波動之外,該怎樣切實防范弱勢群體可能受到的沖擊,才能確保社會保障的“網底”愈扎愈結實。
民眾的焦慮往往來自比較的痛楚。在“雙軌制”下,相對黨政機關的財政“兜底”養老,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更直觀表現為勞動者的血汗錢。這筆錢怎么處置才算安全?閑置起來會不會貶值?投入股市有沒有風險?民眾的糾結應該得到更公開、更透明的制度回應。另一方面,延遲退休倘若“一刀切”,也可能造成“下崗者傷不起”、“掌權者笑開顏”的社會大撕裂,背離了追逐公平正義的改革本意。
說到底,底層民眾對養老金盈虧的關切、對退休年齡的爭論,就是對自身命運的負責。任何國家的社會保險制度安排,都不僅與收支相關,還與經濟發展、財政狀況、國有資產等緊密相聯系。倘若民眾對這一制度及其變革充滿信心,就不僅是對收與支的技術流程的認可,更多反映出對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政治清明的把握。
在這個意義上講,凝聚起億萬普通民眾對“老有所養”的信賴,當務之急是通過市場化的改革措施,徹底填平體制內外的養老鴻溝,在法治的框架下,一視同仁地對待不同群體的不同訴求。只有“朝如青絲”時受到公平正義的浸潤,才會對“暮成雪”時的頤養天年懷揣最可寶貴的期待,而這,正是共享人生出彩機會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