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方力在首都生態文明和城鄉環境建設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北京市近期出現的連續霧霾天氣現象是極端天氣造成的,空氣重污染不會成為北京常態。(3月28日人民網)
按方力的說法,北京三面環山、干旱少雨,全年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極端天氣超過20%。另外在極端天氣條件下外來污染物占40%,即使北京一點污染都不排放,這40%足以構成重度污染。
筆者試著解讀了下方副局長的話,倘若沒有極端天氣的影響,那么北京的污染物就可以順利擴散出去,北京就不會有霧霾了。倘若沒有極端天氣的影響,那么北京的外來污染物也可以順利擴散回去,北京就更不會有霧霾了。
如此說來,難道是北京本想把污染物擴散出去,污染了別人,干凈了自己,不料“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被極端天氣干擾,反而讓外來污染物坑了?
筆者不禁感嘆,這或許就是我國環境污染難以治理的一個癥結所在吧。治理環境污染中,有些部門和地方,不是想方設法減少污染物的排放,而是耍小聰明,偷偷把污染物排放到別處去,像前段時間黃浦江上順流而下的萬頭死豬就是例子。這樣做的結果,讓環境治理變成了一出上游污染下游,你污染我我污染你的鬧劇。
北京的霧霾天氣,主要原因還是工業排放、機動車尾氣和地面揚塵等引起的,極端天氣只是觸發條件。把霧霾天氣歸罪于極端天氣,既不嚴謹,也有為人為污染開脫責任之嫌。
環境的污染,有天災的因素,說到底還是人禍造成的。污染的治理,是一件漫長和艱巨的工作,不能因為其艱難而找借口推諉,更不能玩相互排放,相互污染的丑惡伎倆。
在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唯有端正心態,甩開膀子同心協力真抓實干,環境治理才有希望。弄虛作假,相互污染,騙得了自己,騙不了老天,最終只會自食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