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晚9點多,暴雨夜,長沙涂家沖赤黃路一片汪洋,大四即將畢業來長沙找工作的21歲女孩楊麗君不慎落入下水道,被急流卷走。
井蓋事故,百度一下找到的相關結果約200萬個。公眾依然會記得2010年5月14日晚廣州暴雨,清遠女生李淑芬墜入被水淹沒的下水道口喪生。2011年6月23日北京暴雨,在石景山因汽車雨中熄火,河北青年楊鐵貞和滿洪浩推車時墜井身亡。近幾年來,城市內澇已從網民“看海”的“苦中作樂”逐漸化作生命的悲劇。井蓋,也不再是城市的名片,而成了公民的墓碑。
這究竟是為什么?要歸咎于誰?答案當是多項選擇。比如,城市排水系統不完善,哪怕下一場小雨就會是一片汪洋;有井蓋技術設計的缺陷,既容易被軋碎又易于被沖走被盜竊。燃氣、通訊、電力、自來水等幾十個單位各自為政,以至于馬路上井蓋密遍,令人防不勝防。亦有管理失職的問題。“有人生卻無人養”,平時無人監管,一旦出了人命就相互推諉責任。
下水道作為城市的良心,井蓋作為城市的名片,已成為檢驗城市公共安全和公民幸福指數的重要尺度,同樣成了檢驗城市管理者有無智慧和人本情懷的重要尺度。生命是最可寶貴的,城市管理什么時候都必須以安全為根本。窨井絕不能變成“坑爹”的道路陷阱,更不能向“罪魁禍首”墮落。
據介紹,在美國和加拿大,不論水、電、氣、污水、交通及電信,地下通道的管理統一歸市政一家。任何一位美國公民在馬路上發現有井蓋丟失,就可以去法院起訴負責城市管理的公共事務局行政瀆職。在公眾無處不在的監督下,致使美市政部門對井蓋管理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日本,城市下水道井蓋亦曾經被大水沖開,人員入井。可日本公共事務部立即派專家進行研究,經技術改良生產出不會被暴雨沖開的井蓋,然后全部更換。
我國既然可以讓飛船上天,何以就管不好一個井蓋,就保證不了安全無虞?除了技術、管理問題,缺乏的恐怕正是對生命價值的尊重和公民出行安全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