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電 春節前,李家村的李長忠一家搬入了縣城的新居。等離子彩電、電動晾衣架、天燃氣爐灶以及漂亮的水晶燈,都是村里的稀罕物件。過去,他只有過節時才回家,如今,他們一家人都在縣城享受上了“現代”生活。
李長忠今年55歲,家住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李二堡鎮李家村。2012年,按照縣里的整體規劃,這個村145戶人全部改為城鎮戶口。為了增加村民收入,縣里統一組織村民外出務工。
常年在外做木工的李長忠很快就適應了新變化,他和兒子在縣城經營一家家具店,生意不錯。如今,他不僅能在家門口上班,有穩定收入,還能和兒孫團聚,日子過得安穩踏實。
民和縣位于西寧、蘭州兩大省會城市的中心位置。該縣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一方面推動產業集聚,吸納更多的本地農民工就業;另一方面,以建設集鎮作為城鎮化的突破口,延伸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功能。
在民和縣峽門鎮,紅頂黃墻的小樓房整齊排列,商鋪林立。鎮中心,大型的集貿市場熱鬧非凡。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齊全。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峽門鎮黨委書記李振明說,新型城鎮化既要鼓勵和支持異地轉移就業,更要積極發展小城鎮和新型農村社區,注重人口集聚與產業集聚的協調推進。
去年3月份,家住康陽村的康永明隨村里人集體搬遷到了峽門鎮。政府統一給每戶搬遷補助款4.4萬。頭腦靈活的康永明又跟親戚借了十多萬,開了一間農家樂。
康永明說,過去家里有7畝地,只有1畝水地,剩下的6畝山地靠天吃飯,十年九旱,收成勉強夠家里的口糧。一家4口全靠他一人跑出租養活。今年的春節是康永明搬入新居的第一個春節,他準備好好慶祝一下。
在民和縣像峽門這樣的鎮子還有不少。根據規劃,“十二五”末,民和縣將以發展工業解決2萬人的就業問題;通過推進城鎮化,3年內增加2.4萬人,進入集鎮;通過發展第三產業,增加1.5萬人實現就業……
如今,康永明也有一個愿望,就是讓更多的農民工能在家門口上班,沒有那么多留守兒童、留守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