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成為2012年博鰲亞洲論壇熱議的話題之一。
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核心產業,因而也是發展實體經濟的主要內容之一。然而,令人擔憂的是,中國的制造業卻出現了整體下滑的走勢,“空心化”不僅會動搖中國世界制造大國的地位,也會影響經濟穩定協調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制造業一直充當了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龍頭”角色,也是吸納就業的最主要的陣地。根據聯合國公布的最新數據,目前中國占世界制造業增加值的比重已達近16%,超過日本的15%,略低于美國19%的份額,躍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國制造業中有100多類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進入新世紀特別是加入WTO以來,制造業附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0%以上。在全部出口產品中,工業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已經超過了90%。制造業還是我國吸納勞動力的主要場所,目前我國制造業就業人數已經達到近9000萬人,約占全部就業人口的10%以上,占全部非農就業人口的近20%。制造業成為國民經濟長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在擴大投資、促進消費、推動出口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關鍵角色。
然而,經過3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制造業出現了整體疲軟的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今年1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060億元,同比下降5.2%。而在號稱“制造業之都”的深圳,經濟指標出現大面積負增長,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以來極為罕見的現象。
更為嚴重的是,在不少地方制造業“空心化”征兆初現,使得制造業基礎更為薄弱。比如在溫州,改革開放以來就是通過實體經濟逐步發展起來,傳統的輕工業產品、日用消費品給溫州帶來經濟的快速發展。但現在溫州一些靠制造業起家的商人經營理念發生了偏差,開始用積累起來的大量資金炒房、炒煤、放高利貸,忽略了真正的實體經濟。此次在溫州開展的金融改革試驗,固然有正確引導和規范民間資本行為的效果,但要使更多資本投向制造業等實體經濟,仍需要更多的政策導向和扶持。
制造業是我國地方政府稅收的重要貢獻者,制造業不景氣勢必對地方財政造成影響。根據今年3月份匯豐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PMI的初值已經回落到48.1,不僅低于50分水嶺,更是創下數月新低。在財政收入方面,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2月份全國財政收入增長11%左右,比去年平均增速24%左右下降了一半多。地方財政狀況惡化固然跟土地財政收入大幅下滑有關,但與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陷入低谷緊密相關。
作為中國最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制造業衰退和“空心化”勢必對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產生重大的沖擊和影響。造成當前制造業困境的原因很多,除了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稅負沉重等因素外,對廉價勞動力依賴性太強導致科技投入不足、進而缺乏創新和國際競爭力弱乃是其中的根源所在。
因此,加快制造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就顯得迫在眉睫。必須盡快構建一套完整的制造業鼓勵和扶持的政策體系,規范民間金融的行為,形成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良性互動。只有如此,中國的制造業才能重新復興,由制造大國成為制造強國的目標才能順利實現。